據悉,6月24日,印度最大的B2B電商平臺IndiaMART開始為期三天的公開募股,預計籌資47.5億盧比(合6800萬美元),成為繼Infibeam于2016年上市以來,第二家在印度上市的電商公司。
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NSE)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天上午11時15分,IndiaMART共收到3746,715份投標,認購率達139%。
IPO成為投資者退出的方式
有趣的是,IndiaMART不會從此次募股中獲得收益,這次募股也是風險投資公司(VC)英特爾投資、Amadeus
Capital Partners和Quona Capital退出IndiaMART的途徑——這三家公司都希望減持其在IndiaMART的份額。
通過IPO退出電商投資在印度并不常見,畢竟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達到讓投資者套現的規模。通常情況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都依賴于軟銀或其他財力雄厚的競爭對手來收購他們的股份。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對整個印度的電商行業具有重要意義。總部位于德里的Sameer
Mittal and Associates LLP合伙人Sameer Mittal解釋說:“IndiaMART的上市將為更多B2B實體提供支持,為早期投資者們提供一個退出途徑,也為電商領域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資本基礎。”
印度版阿里巴巴
IndiaMART由Dinesh
Agarwal和Brijesh Agarwal于1996年創立,是一個將批發賣家與供應商連接起來的B2B在線市場,主要服務于中小型企業,被看作是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
2018年,IndiaMART的收入從2016年的24.57億盧比增至41.05億 盧比,利潤達到了4.6億盧比。平臺擁有近6000萬個注冊買家和472萬個供應商,其手機app的下載量已接近1000萬次。
畢馬威(KPMG)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0年,印度批發市場的規模將從2015年的3000億美元增長至7000億美元 。鑒于其主導地位(在印度B2B電商領域占據60%的市場份額),相對于Tradeindia.com、阿里巴巴印度和Power2SME等競爭對手,IndiaMART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業內聲音喜憂參半
孟買SAMCO證券研究部主管Umesh
Mehta表示:“憑借其龐大的供應商網絡和品牌知名度,IndiaMART的目標是擴大規模,吸引更多的買家和供應商,提高資金流動性。”
其他競爭對手也承認,IndiaMART此舉旨在擴大其在B2B領域的影響力。電商平臺Sulekha創始人Satya
Prabhakar指出:“IndiaMART創造了一個上市網站,吸引成千上萬的買家和賣家,為出口商和制造商提供服務。從此次IPO可以看出,印度股市已經開始接受達到一定規模和成熟度的電商企業。”
當然,針對IndiaMART此次上市,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獨立營銷公司Terragni主管Anil V
Pillai認為,在成為印度阿里巴巴之前IndiaMART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必須專注于核心業務,集中解決一個挑戰,即“消除買賣雙方的不信任,打造一個公平、透明的市場。”
“過去幾個月,一級和二級市場總體形勢嚴峻,投資者信心極具下降。盡管IndiaMART具有很強的增長潛力,但在這種時候上市情況不容樂觀,”金融教育和培訓機構Tips2Trade聯合創始人Abhijeet
Ramachandran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