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憑借承擔海外銷售、物流配送以及售后客服等物流環節的貨運成本,TEMU吸引了吸引了不少賣家的入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入駐的賣家不斷增多、產品的銷量不斷上升,物流成本也隨之升高。
?
早前,TEMU就已經在壓縮物流成本上做出嘗試,向賣家發出取消非爆款的運費補貼,不少賣家吐槽不已。現如今,TEMU又發出了新的規定,要求自12月12日起,賣家在平臺上填寫的商品重量或者體積如果和實際重量或體積差異超過一定的數值,賣家則需要向平臺支付違約金。同時,如果數值與實際產生的偏差越多,違約金額就會越高。
?
就賣家的說法來看,近日在商家后臺以及發布商品時,平臺都會提示到這一問題,要求賣家嚴格測量并如實填寫商品包裝后的體積與重量,如果填寫錯誤則將進行違規處理。
?
同時,平臺還會要求賣家簽署一份《商品重量及體積填寫規則》,規定目前僅限制于JIT模式項下的商品及定制商品,這其中的規定顯示,差異大于50g且差異比例大于10%的,則根據訂單總數量,每單差異50g將支付10元違約金,差異不足50g的部分則按照50g處理。
?
對于非JIT模式項下的商品及非定制商品,因商品重量填寫不符或商品體積填寫不符而導致的賣家向平臺支付的違約金上限為20元/sku。
?
規則一出,不少賣家就開始吐槽,并表示:“以后要在重量核對上花費更多的精力了,我們的運營成本增加了,但收益卻沒變。”對比之下,平臺的工作量和人力成本很顯然輕了不少。
?
TEMU不斷調整物流舉措,產生的相關費用不斷轉嫁到賣家頭上,很大一部分賣家認為TEMU此舉是在清退部分賣家,因為物流成本上升,會將很多賣家的利潤完全侵蝕掉,對于一部分供應鏈沒那么強大、資金壓力大的賣家而言,清庫存走人則是他們的選擇。
?
而TEMU通過此舉可以篩選一部分優質的賣家留在平臺,為后期進攻其他市場做足準備。在不少媒體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拼多多對于TEMU有著更深的布局,計劃讓其進軍加拿大和西班牙市場,而TEMU此舉也是被認為在為進軍其他市場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