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印尼首都雅加達的Tokopedia表示,在疫情期間,食品和飲料的銷售額幾乎增長了兩倍。該公司還發現在家工作和學習的“新常態”引發了書籍和計算機銷售的大幅增長。
數字營銷公司Criteo的一項調查稱,越南76%的消費者表示最近幾個月他們在網上購物的次數增加了。
在泰國,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公司aCommerce報告稱,在疫情期間,新客戶同比增長達到150%至200%,而這些新客戶不僅限于精通技術的一代,還包括較早的一代。
據了解,在成為泰國第一家獨角獸公司的過程中,aCommerce也同時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市場開展業務。
除了這些電商市場在快速發展,社交媒體和直播也成為其增長的重要渠道,很多品牌開始為員工、網紅和商店員工提供相關的激勵措施。
根據倫敦機構We Are Social和社交媒體管理平臺Hootsuite的報告,新興東南亞市場的消費者正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更多的品牌研究。
在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近60%的互聯網用戶正在轉向社交媒體以獲取更多和品牌有關的信息。
除了社交電商媒體外,直播和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也在推動轉變和重新定義電子商務購物體驗。
以為例,有數據顯示,Lazada在6月份的直播服務LazLive吸引了超過7400萬次觀看,是4月份觀看次數的三倍,與去年六月相比,通過這次直播產生的總GMV超過17倍。
社交媒體平臺(如Facebook)上的直播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這種方式還可以發掘市場營銷的巨大潛力。
在疫情之前,東南亞已經經歷了快速的數字化,疫情加速了這種趨勢。
根據Facebook和貝恩公司的報告,到今年年底,預計該地區70%的消費者(3.1億人)將實現數字化。2018年以來,東南亞電子商務的GMV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長,快于同期中國的復合年增長率。
還有數據稱,生活在東南亞的6.5億人口中,電子商務的普及率不到5%,這為電子商務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不過從當前情況來看,東南亞的電子商務發展還面臨許多挑戰,比如說,缺乏和支付基礎設施、消費者喜好變化以及跨境政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