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以來,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與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變,都在推動諸如臉書、Instagram和Snapchat等社交媒體平臺不斷開展電商合作、大力推進社交商務(social commerce)。
?
如今,社交商務終于在電商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社交媒體平臺也逐漸成為了電商下一階段發展的廣闊藍海。
?
有外媒報道稱,社交媒體平臺預計未來六年社交商務收入將達到6000億美元,每個平臺都希望從中分得一杯羹,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
對于廣大電商而言,社交商務帶來的機遇無疑正在變現。品牌和零售商紛紛下場,開始不斷嘗試在新平臺間開展合作,并投入相應的媒體預算來拓寬銷售渠道。
?
隨著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不斷發展,電商賣家能夠通過社交商務迅速進入市場,這與傳統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方式大不相同。未來,社交商務有可能成為電商唯一的銷售途徑,因此品牌商和零售商必須立即做出反應,以免被拋在后面。
?
無論何時,社交媒體都是品牌衡量客戶意見、適應未來趨勢和改善運營的關鍵工具。多樣化的社媒平臺提供了電商賣家與用戶互動的絕佳途徑,賣家還可以在上面接收有關店鋪優惠和產品的即時反饋。
?
社媒并非年輕人的專屬,對于年齡較大的人口群體來說也是如此。調查數據顯示,在美國,大約20%的30-49歲人群擁有TikTok賬戶,而對于50-64歲的人群,這一數字為14%。顯然,這些都是潛在的消費群體。
?
此外,通過比較線上線下不同消費方式產生的消費時間不難發現,若消費行為在社交媒體上產生,則消費者完成購買所需的時間明顯更短。消費時間的縮短刺激了消費行為的增加。同時,極短的消費時間還避免了因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被同類競品吸引而導致的客戶流失。
?
未來,隨著社交商務的不斷成熟,社交媒體能夠提供給電商賣家的使用工具和相關功能也會不斷發展完善,線上電商的工作效率和消費者參與度也會極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