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產品屢禁不止,如今電商市場的繁榮發展更是為假冒產品的流通提供了另一途徑。根據歐洲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當地服裝、鞋類、香水和各種物品的非法假冒品的緝獲中,有一半以上與電子商務有關。具體來看的話,它大概占歐盟總數的56%。
?
但根據報告說明,由于疫情和全球封鎖導致電子商務急劇增加,跟蹤這些貨物的難度更大,因此它們包含的數字可能會不足。
?
據統計,2019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占GDP的30%。隨著去年疫情的緣故,電商交易量增加了20%以上。據Euipo估計,歐洲每年的假冒品牌和各類商品的市場規模約為1190億歐元,占歐盟從第三國進口總額的5.8%。
?
調查也顯示,假冒產品的在線渠道與傳統線下銷售并沒有太大差異。從類別上來看,鞋類產品在兩種渠道都是“明星產品”,線上線下都是假冒產品的搶手貨。其次暢銷的便是服裝類目,在占比上,線下渠道比例更高一點。
?
此外,有些類目的假冒品中,電商平臺更為突出。主要是香水和化妝品行業、制藥和光學攝影(主要用于眼鏡)。在這些假冒品的查獲中,有7成與電子商務有關。
?
其次便是汽車零部件,電商渠道的占比大約有68%,而且產品的價值上來看會更高。醫藥和手表也是其中比較成熟的領域,價值超過假冒品類別的20%。
?
在這些假冒產品中,原產地在中國的更是不少,尤其電商的繁榮更是為假貨橫行提供了契機,雖然假冒產品成本低利潤高,但這喪失了作為賣家的基本良心,做跨境也會影響中國制造的聲譽,賣家還是要注重做原創,這樣才能走得長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