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小豬佩奇商標在國內被搶注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上了熱搜,引發的多方關注和廣泛的討論,其實不只是國外品牌在華產生會發生商標搶注侵權,我國民族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時,也會在海外遭遇同樣的商標搶注。
北京老字號“王致和”在德國遭遇商標搶注,“大寶”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被他人搶注商標,“大白兔”在美國、英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遭遇商標搶注,去年8月,中國120余家玩具禮品企業在智利遭遇商標被批量搶注事件……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去年中國有約15%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一旦商標被他人惡意搶注成功,極有可能阻礙企業進入本地市場,進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近年來,民族企業一旦面臨商標在海外被搶注問題,無論后續采取什么措施進行補救,成本都是不可預估的,而且還會延緩其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打亂其發展部署戰略的布局。因此企業必須要有防范未然的意識,秉承"市場未動,商標先行"的理念,爭取主動權事,先做好商標國際注冊工作。將品牌推廣與商標注冊、品牌維護相結合,才能讓品牌發揮最大效益。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預防品牌被搶注?賽貝知識產權平臺建議大家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做好品牌保護和商標注冊工作:
1.及時申請注冊企業商標
企業要有超前的品牌意識,在使用商標之前或使用同時就應申請商標注冊,提前保護自己的品牌,防止被搶注。然而,國內企業很少能及時申請,甚至很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也未注冊。如哈爾濱“正陽河”醬油,因為沒有注冊商標,結果被人搶注,最后僅贖回商標就花了50萬元。真可謂得不償失。另外,企業應及時續展注冊商標,往往有一些職業注標人抓住企業沒有及時續展商標的失誤,申請注冊為自己的商標,致使企業費時費力甚至幾經周折才能復得自己的金字招牌。
2.要戰略性進行商標注冊
申請商標注冊是“一類商品一件商標一份申請”,而一件商標可以在幾十類商品申請注冊,對于一家持續發展的企業來說,僅僅在一類商品上申請是遠遠不夠的。如“匯源”商標,在成立之初僅在“果汁、飲料”商品上進行注冊,經過十幾年發展,匯源生產和銷售400多種產品,并遠銷美歐。但在匯源擴大經營規模后擴展申請注冊商標時,才發現“匯源”商標在其它商品類別早已被他人搶注,為此給匯源付出了巨大損失。因此,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應在與該商標類似或非類似商品類別上分別進行注冊,即多類注冊,對商標搶注進行有效防御。
3、商標異議要適時充分
對于初步審定的商標,若企業認為系其已使用的商標,應在三個月公告期限內提出商標異議。企業提出異議時應當提供充分證據證明他人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且涉案商標系其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
假如企業不能重視海外商標被搶注,那么勢必會造成大量的商標共存現象,混淆、誤認和由此引起的不正當競爭最終損害的是損害消費者權益及企業的利益。企業要想在知識產權方面贏得主動,根本出路在于先發制人,及時辦理相關商標注冊手續,以免給將來企業發展留下不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