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人口優勢,印尼再次成為教育科技玩家爭奪的大市場。在疫情的催化下,越來越多的學生轉戰線上教育,也為教育科技公司的發展創造了機會。除了Ruangguru和Zenius兩大在線教育巨頭,印尼還有不少教育科技玩家值得引起行業的重視,很多細分賽道也仍需要玩家涉足。掘金印尼教育科技,會出現下一個創業潮嗎?

印尼在線教育的市場潛力
憑借2.7億的人口,印尼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教育市場。其中,印尼10歲至24歲的年輕人占總人口的 28%。這部分的年輕人口成為印尼教育市場的主要目標用戶,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以及職業教育等階段。
近年來,印尼教育部門也更加重視教育的發展。據調查公司Ravenry和Innovation Factory的聯合發布的報告i360 Report指出,2015年至2019年間,印尼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長,2019年達到350億美元。從政府對教育行業的資金支持來看,一方面可以鼓勵教育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緩解家長在義務教育的經濟壓力,讓每個家庭有多余的教育經費花在課后補習以及素質教育層面。
自2002年以來,印尼中產階級的消費年均增長12%,整體消費水平也逐步提高。這背后預示著印尼人可支配收入也在增長,而這很有可能促進家長重視孩子教育,增加教育支出。據麥肯錫的數據顯示,每年印尼消費者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也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236億美元。
除此之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在不斷增強。比如,印尼教育科技公司Ruangguru調查指出,平臺上有70%的學生自主購買Ruangguru的課程。據i360 Report指出,87%的印尼學生更迫切地希望取得好成績,以此拉開和同伴的距離。為此,很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補習薄弱的科目。據Indonesia Statistics在2018年的數據顯示,約30%的印尼小學生、約40%的印尼初中生以及約50%的印尼高中生參與課外補習,且比例有不斷增長的趨勢。

隨著各種教育需求的涌現,印尼教育科技公司迎來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印尼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教育科技公司的入場奠定了重要基礎。據谷歌、淡馬錫和貝恩2021年發布的2021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報告顯示,印尼仍是東南亞互聯網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規模達到700億美元,2020年~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50%。從疫情開始到2021年上半年,印尼新增2100萬網民,其中72%的新網民來自農村地區。而教育科技的發展正是依賴互聯網的滲透,年輕網民對教育科技產品的接受度更高,且更容易獲取上網設備。
而且,受地理因素的影響,印尼教育更需要科技的賦能。因為印尼上千個島嶼把教育資源也“割裂”開來,偏遠地區的師資更是不足。如果有一個線上平臺能連接各個地區的老師和學生,就能為雙方提供便利,創造更大的價值。教育科技公司可以打破物理的限制,利用數字化擴大用戶覆蓋面積,并用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據i360 Report顯示,印尼教育科技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每年增長24.9%。經過疫情的催化,印尼教育科技市場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在疫情嚴重時期,印尼各區的學校都實施了停課的措施。留在家里的學生唯有借助線上工具進行遠程上課,線下補習機構也逐步轉型線上,提前布局的教育科技公司則順利站上風口。
于是,印尼教育科技市場成為“香餑餑”,吸引大批玩家入場。
印尼在線教育的玩家
印尼教育體系的劃分跟中國相似,包括小學(1~6年級)、初中(7~9年級)、高中(10~12年級)和高等教育。自2013年起,印尼義務教育年限從9年延長至12年,為K12教育科技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就高等教育來講,印尼學生印尼學生也仍然面臨較重的升學壓力。印尼的全國高考名為UJIAN AKHIR NASIONAL (UJIAN NASIONAL),簡稱UN,但這個考試僅僅相當于一個中學結業考試,并不能決定學生能否上大學。印尼高三學生若要上大學,必須要參加所申請的國立或私立大學舉辦的自主招生考試。除此之外,由于擔心青年失業,印尼政府也在扶持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發展,通過提高年輕人的文化和技能來為國家帶來更多的高質勞動力。
K12教育
據i360 Report指出,完成12年教育的印尼學生人數逐年增加。2009 年,大概35.4%的印尼學生完成了12年教育,這一比例在2019年提高到了59%。從Statistics的數據來看,印尼高中入學率相比2020年增長約0.7%,達到84.23%。這些數據都側面反映了印尼K12學生數量在穩定增長,這部分目標人群對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長,針對K12用戶的教育科技玩家也越來越多。

與其他市場相似的是,印尼K12教育科技玩家主要從作業解決方案、問題庫和實時輔導等三方面切入市場。收費模式主要有訂閱付費(學生可以觀看所有在線視頻內容)、按需付費(1對1私教輔導)以及會員等級付費等。
Ruangguru
Ruangguru成立于2014年,以線上輔導模式為主。學生可以通過看視頻、做模擬測試以及找私人教師在線輔導對應的科目來提高學習成績,從而順利通過考試。考慮到印尼偏遠地區網絡信號不穩定的問題,Ruangguru還開發了離線視頻產品。目前,Ruangguru宣稱已擁有超過2200萬用戶。為了進一步擴大用戶群,Ruangguru與印尼32個省的公立學校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免費提供自家的教育產品。
Zenius
Zenius成立于2004年,經歷了從線下補習班到線上教育的轉型。該平臺也是印尼慕課(MOOC)市場的先行者之一,擁有超8萬個在線教育視頻。2019年12月開始,Zenius為了進一步吸引用戶,向印尼學生免費提供教育視頻。自2020年3月推出直播課程以來,Zenius用戶增長了10倍以上,其中用戶留存率超過90%。
CoLearn
CoLearn成立于2018年,先是開展線下補習業務,后轉型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在疫情期間全面轉戰線上。目前,CoLearn為學生提供線上輔導和直播課程等服務,現有350萬注冊學生。CoLearn的用戶每月通過App提出大約500萬個問題,平臺AI將學生的提問與400多名導師錄制的視頻教程相匹配,分解關鍵概念。
Quipper
Quipper的總部位于英國,并于2014年進入印尼市場。目前,Quipper已成為印尼主要的K12教育科技玩家,針對9年級~12年級的學生提供在線教育視頻以及私教輔導等服務,幫助學生順利考上大學。截止2020年數據,Quipper的用戶數大概在600萬。
Titik Pintar
Titik Pintar成立于2017年,通過提供娛樂化的課程和教師制定的微課程來改善小學生的學習成果。這些課程和視頻是由教師自己在網站上創建的,教師可以從自己的貢獻中獲得額外的收入,而孩子和父母則可以自我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而改善學習成果。
Pahamify
Pahamify成立于2017年,是一個大學備考線上教育平臺,為高中學生提供視頻課、模擬測試、問題庫和額在線輔導等服務。2021年,Pahamify也計劃開發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
高等教育
目前,印尼有超過3400所高等教育機構,最受學生歡迎的專業包括商業、IT、會計、金融、醫學、健康科學、語言學和工程。但根據印尼統計局BPS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8月,印尼只有10%的勞動力擁有大學學位。隨著印尼經濟在疫情的恢復以及發展,高等教育入學人數將進一步增加。根據英國文化協會的數據,預計到2035年,印尼的大專學生人數將躋身全球前10名。未來十年,約有260萬印尼學生將接受高等教育。從這點來看,印尼高等教育的需求不亞于K12教育需求。
HarukaEdu
HarukaEdu成立于2013年,與印尼本地各大高校合作,開辦網絡課程、發布視頻講義。用戶則可利用閑暇時間,在平臺報名并自學并完成本科、碩士考試,取得學位,找到更好的工作。
goKampus
goKampus成立于2018年,為印尼學生提供大學課程注冊、虛擬學習課程、申請獎學金、申請貸款等大學服務。通過goKampus,學生只需拍下成績單的照片即可申請大學,并立即獲得goKampus合作大學的批準。
職業教育
與此同時,印尼政府也更重視人才的培養,期待未來能向社會輸出高質量勞動力。據估計,印尼73%的勞動人口需要接受再培訓才能保持勞動的專業性。另一方面 ,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企業也開始重視員工的技能培訓。根據Michael Page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印尼千禧一代(出生于1980年至1996年)占勞動力人口的57%,這些年輕人對能提供員工培訓和職業發展機會的企業有著更高的忠誠度。
Binar Academy
Binar Academy成立于2017年,旨在為高中和大學生提供適應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必要技能。目前,該公司聲稱已經教育了8000多名學生,并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技能,從而使得他們去年的收入增長了80%。
Hacktiv8
Hacktiv8成立于2016年,為初學者提供JavaScript、Node.js和Vue.js等學習內容,通過12周的密集培訓將初學者轉變為Web開發人員。參與Hacktiv8編碼課程的求職的畢業生通常會在畢業后2-3周內獲得多個工作機會,平均工資為1100萬印尼盾(約合776美元)。
HarukaEdu
除了幫助學生完成學歷提升以找到更好的工作,HarukaEdu還針對企業培訓推出新產品CorporateEdu,幫助企業解決培訓效率低和培訓成本高等問題。
語言教育
從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數來看,印尼在100個國家中排名第75位,印尼人掌握英語的熟練度對求學技能和勞動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由此延伸出一個有潛力的語言教育市場。受疫情影響,語言教育公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長。據印尼華爾街英語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疫情期間有20%~25%的銷售額來自沒有設置線下學習中心的地區。除了外企,印尼本地也有專注語言教育的玩家。
Cakap
Cakap成立于2014年,提供華文、英語、日語、韓語等外語學習課程。學生可以和導師進行一對一的視頻通話,Cakap按傭金模式進行收費。為了擴大市份額,Cakap計劃與印尼和中國的各種外語學習機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打造精品課程。2021年3月25日,Cakap獲得一筆由Indonesia Impact Fund (IIF) 投資的新融資。
Bahaso
Bahaso成立于2015年,是一個提供華文和英文語言學習的在線平臺。基礎班學習時長500分鐘,每月收費180萬印尼盾(約合125美元),強化班學習時長2000分鐘,每月收費450萬印尼盾(約合313美元)。
教育工具
印尼教育行業的發展也催生了各種教育工具產品的出現。在印尼,這類產品主要服務B端用戶,為學校管理提高效率并改善教育體驗。
Quintal
Quintal成立于2015年,為學校管理系統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可以處理從學生考勤系統到學費支付等各種行政相關工作。目前,Quintal的客戶主要來自私立學校,計劃拓展公立學校用戶,以SaaS付費模式為主。
GREDU
GREDU成立 2016年,通過其集中管理系統,其平臺可幫助管理員處理文檔、編制教學大綱、管理教學計劃、改進大數據管理并提高透明度。GREDU還促進了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以改善整體教育體驗。
教育貸
在申請大學的過程中,費用是印尼學生最擔心的因素之一。據Jakarta Post調查顯示,61%的印尼學生希望大學可以提供線上課程,并以此降低大學學費。為了完成學業,很多學生把希望寄托在貸款上。但在印尼,傳統銀行貸款很少向學生開放。因為相比汽車和房屋類的消費貸款,學生的財務歷史無所考究,也沒有任何可以抵押的資產,給學生放貸就成了一件風險頗大的事。為了解決這一市場缺口,專門提供教育貸款的公司出現了。
Pintek
Pintek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向教育機構和學生提供信貸,服務超2750家教育機構和100家教育中小微企業,以及65萬多名學生。學生可申請300萬至3億印尼盾(約合210美元~21,000美元)的貸款,每月固定利率1.5%。對于一些指定的教育機構,可進行無息貸款。另外,Pintek還收取1%的學費當做是管理費用,但上限為10萬印尼盾(約合7美元)。
Cicil
Cicil成立于2016年,有印尼版“分期樂”之稱。Cicil為印尼用戶提供小額貸款,這些貸款用于支付學費和購買學校設備。另外,在電商平臺上選擇了產品后,學生可以將鏈接復制到Cicil的應用里面,然后是一系列的身份審核和信用評價,其中包括在校大學生們的學校,專業,成績(GPA),身份證和學生證作為審核材料。Cicil為通過審核的學生提供選擇貸款期限的自由,可以選擇1-24個月還清。
Hacktiv8
除了是一家編程公司外,Hacktiv8還是印尼第一家提供收入分成協議(Income Share Agreements,ISA)教育融資的機構。這是一種新興的學費貸款模式,學生在畢業后需支付他們一定比例的收入,還清貸款。
印尼在線教育的未來發展
據7點5度不完全統計,約有29家東南亞教育科技公司在2021年拿到了融資,約28%發生在印尼。盡管有很多印尼教育科技公司仍處于發展的早期,但也有部分較為成熟的玩家已經拿到“大錢”,邁向下一個發展階段,比如印尼在線教育輔導平臺Ruangguru在2021年4月獲得由美國投資公司Tiger Global Management領投的5500萬美元新融資,GGV Capital跟投。而在2020年,Ruangguru還獲得由Global Atlantic和GGV Capital領投的1.5億美元C輪融資。
雖然Ruangguru和Zenius都是印尼教育科技市場上的佼佼者,但兩者還未正式成為獨角獸,留給行業玩家的想象空間還很大。隨著疫情對印尼數字化進程的催化,學生和家長對播課、直播課、大規模慕課、在線作業輔導等線上教育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據預測,未來將有81%的學生利用技術完成作業。
而且,教育是一個龐大而多元的行業,可以容納足夠多的玩家。從印尼教育科技的細分賽道來看,每個領域都有大量的機會。其中,專注素質教育,或者說提供STEM和編程類課程的玩家并不多。這既是一個其他教育玩家可以延伸服務的賽道,也是新玩家可以創業的賽道。據微軟在2015年的一項調查發現,91%的印尼學生對學習編程感興趣,但只有51%的學生有機會在學校學習編程。盡管很多慕課也提供編程課程,但大多以英語授課,對印尼用戶并不友好。不過幸運的是,在印尼教育創業生態中也出現了像Hactiv8和Algoritma這樣的編程學習公司。對于日益增長的編程學習需求,新玩家仍能在市場上分到蛋糕。
在入場印尼教育市場之前,玩家也需要考慮到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想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第一,印尼教育科技公司在招聘優質教師上存在一定的挑戰。目前,印尼的師生比例大概為1:1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 23。但就專業度來講,53%的教師不是經過認證的教育工作者,這間接對學生教育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隨著在線教育的普及,教師的數字技能也展現出了弊端,約60%的教師沒有使用數字化教學工具的經驗。這跟當地電腦設備的缺乏和教育專業人員再培訓的缺乏有關,印尼教育科技基礎設施仍有待完善。不過,印尼政府計劃撥出20%的國家教育預算,用于推動更多教師拿到認證資格證明以及援助經濟困難學生。印尼教師素質或許正在逐步提高,教育科技公司在招聘以及培育教師上也需要出多一份力。
第二,印尼教育科技公司有必要考慮提供離線教育產品。雖然印尼互聯網滲透率逐年上升,但仍然有很多偏遠地區互聯網連接并不穩定,影響學生對在線教育產品的使用。于是,提供離線產品的教育科技產品成為很多玩家要做的事情。比如,Zenius為偏遠地區的學校提供了一個硬件盒,其中包含超過8萬個視頻。即使是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學生也能觀看Zenius的視頻學習。
第三,印尼教育科技公司需要有創新性的數字支付解決方案。雖然學生才是教育科技公司的終端用戶,但他們仍然依賴父母支付這筆教育費用。由于66%的印尼人沒有銀行賬戶或者信用卡,在支付在線教育費用的時候會面臨困難。在這方面,Ruangguru、Cakap和Bahaso等教育玩家給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他們與印尼最大的電信公司Telkomsel 合作,定制更實惠的電信計劃來訪問自家的網站,而且還可以通過綁定話費來完成付費問題。
除了要解決上述的挑戰,也要注意印尼本土教育行業的一些趨勢。比如,i360 Report援引一項本地研究指出,學習應用程序中的游戲化體驗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成果。截止2018年數據,印尼游戲玩家數量高達4500萬。長期以來,學生對學習中的游戲元素都有積極的反響。Ruangguru也為此添加了一個游戲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觀看教育視頻和完成測試來收集虛擬積分,這些虛擬積分可兌換各種獎品,如手機話費、假期旅行、學校用品等。據平臺反饋,這樣的游戲化功能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另外,O2O模式也是印尼教育科技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盡管疫情讓很多學生轉向線上學習,但隨著疫情的常態化以及線下活動的恢復,部分學生仍然想回歸線下。由線下補習發家的印尼教育科技公司Zenius在這方面又做了布局,在今年2月收購了當地線下連鎖補習學校Primagama。Primagama成立于1982年,目前在印尼多個省份運營著250多家分支機構,為400萬名學生和3000名員工提供服務。這次收購有利于發揮Primagama線下業務的優勢,從而幫助Zenius打通O2O模式。
印尼教育科技是個大市場,還有很多發展趨勢有待挖掘,歡迎在留言區說出您的想法!
文章內容由部分采訪和公開資料整理,如有疏漏,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