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年底,我組織了2022海外短視頻行業峰會,1000多位TikTok的愛好者齊聚深圳,交流、探討TikTok的機會。
一天的時間很短,很多伙伴都沒來得及細細交流,非常遺憾。
年底的原因,近期和不少行業里的創業者,都聊到TikTok的近況和明年的出路問題。
大家都普遍認識到,TikTok流量很大,但是轉化率低。
直播帶貨確實可以出單,但是部分賣家單場銷售額在幾百英鎊或者一兩百萬印尼盧比,算上人工、場地,利潤寥寥。
同時,賬號運營也頻繁遭遇官方審核升級,算法多變,讓我們運營提心吊膽,搞的開始懷疑人生。
2020年是TikTok的元年,那么,2021年則是最徘徊的一年。
經常有人說“今年,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2022,就是TikTok充滿期待的一年。
和大家梳理一下TikTok在2021年的發展歷程,共同探討一下2022年TikTok行業的最優解。
本篇文章的思維導圖:
圖片來源:TK增長會
01官方動作
TikTok持續保持用戶高速增長,4組有代表性的數據:
(1)2016年9月,字節從產品musical.ly中獲得靈感,在國內推出了今天家喻戶曉的短視頻App:抖音,第二年推出抖音國際版TikTok,并花費10億美金收購了musical.ly;
(2)2020年,TikTok當年全球下載量突破8.5億次,超過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等傳統互聯網巨頭;
(3)截止2021年7月,TikTok全球下載量突破30億次,成為世界上第五個下載量超過30億次的非游戲App;
(4)2021年9月27日,TikTok宣布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大關,達成這一數據,TikTok僅用了4年多時間,成為世界上最短時間月活躍用戶達到10億的App。
在用戶飛速增長的過程中,TikTok不斷加強對內容的審核,更新推薦算法,減少減肥、賣慘內容的推薦。
大批封禁內容違規賬號,并且提高了藍V賬號的申請難度,還大范圍取消了一批已認證賬號。
圖片來源:TK增長會
同時,打通國內抖音和TikTok的數據,開始大范圍出現零播放、低播放。
對內嚴控內容,對外,TikTok不斷開展對電商的探索:
(1)生態合作:
2020年10月,TikTok宣布和shopify戰略合作;
(2)上線promote功能:
2020年11月,TikTok日本、泰國、印尼抖加上線,隨后又開放美國、英國市場;
(3)試水直播帶貨:
2020年12月,TikTok和沃爾瑪合作,在美國市場開始直播電商帶貨模式,邀請TikTok知名網紅,通過直播的方式,銷售沃爾瑪商城的商品;
2021年2月,印度尼西亞市場開放直播帶貨功能,TikTok正式進入直播電商時代;
(4)開啟TikTok shop:
2021年2月上線印尼小店,直播購物車和shopee合作,印尼小店開放印尼本地公司申請入駐;
2021年4月上線英國小店,6月開放英國本地公司申請入駐,7月開放國內執照和中國香港公司申請入駐;
(5)短視頻購物車帶貨:
開通小店后,每家店鋪可以綁定5個TikTok賬號,增加直播購物車、短視頻購物車和主頁櫥窗的功能。
2021年8月,TikTok和shopify合作,在美國/英國/加拿大開通短視頻購物車功能;
(6)獨立電商平臺Fanno:
2021年11月,字節在歐洲5國,上線海外獨立電商平臺Fanno,前期邀請亞馬遜、wish平臺大賣家入駐。
行業內猜測:TikTok未來將是Fanno主要的流量來源。
2021年12月22日,TikTok電商在商家交流會上透露:未來5年TikTok電商將入駐全球主流市場。
傳遞了TikTok干電商的信心和未來藍圖。
02市場反饋
我2019年開始做TikTok,又因為寫文章和做培訓的緣故,有機會和很多行業的伙伴交流。
見證了行業里一波又一波的創業者的崛起和黯然離場。
作為親歷者,也是行業的旁觀者,明顯的感覺到,2021年TikTok面臨了冰火兩重天,兩級分化的情況:
熱·行業熱捧:
國內抖音電商的成功,不管是從業者,還是旁觀者,都真真切切的感受過。
不管是大學生兩頁PPT傭金百萬,還是北下朱一個視頻帶貨四、五十萬單,抖音從來都不缺銷售神話;
而阿里國際站、亞馬遜、淘寶、拼多多等又不缺早期賣家依靠平臺紅利,輕松暴富的案例;
再加上今年5月亞馬遜突發的封店潮。TikTok用戶增長數據亮眼,頻頻加碼電商動作。
3大外因+2大內因,TikTok被熱捧,成為了2021年必然的事件。
每個新人,都希望通過早期進入TikTok,挖到第一桶金。
冷·觀望情緒濃重:
如果你朋友和你說:“一定不要錯過海外版抖音TikTok”,請你相信,他是認真的,也是真心的。
這確確實實,是近兩年來看的見的、可以預測的最好的機會。
因為,相比較之下,現在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所以,亞馬遜、阿里國際站賣家、外貿工廠,還有國內想出海的電商玩家,紛紛把眼光和注意力投向了TikTok。
我在12月11號的峰會上,提到現在TikTok的創業者都是非常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對機會的判斷力沒問題,執行力也沒問題。
可惜,賺大錢的案例太少了。
雖然,有TikTok免費流量高的時候,可以月帶貨數十萬美金,也有直播一場超過10萬英鎊、一天超過100萬美金的案例,不過整體還是不普及。
成功案例不多,導致很多接觸TikTok的人,產生濃厚的觀望情緒:先看看別人做的怎么樣。
沒有辦法,每個產品早期都會面臨一樣的困境。
同樣的情景下,又還有另外一種聲音。
我和某個亞馬遜家居大賣聊到一樣的話題,他說:“沒關系,這才是我們的機會。大方向不會錯,早晚只是成本的問題。”
大部分人猶豫的時候,反而是機會點。
03行業試錯
國內TikTok的運營,早期從兩年前的搬運漲粉開始,搞笑、寵物的作品輕輕松松幾十萬上百萬的播放。
一條新奇特的好物視頻,獲得幾千個“在哪里買”的評論,也不足為奇。
2020年2月后,主要通過主頁的外跳鏈接承接流量和銷售。
2020年8月,TikTok為了鼓勵創作者,啟動了創作者基金政策,當時一度成為互聯網賺錢最快的薅美金運動,吸引了國內大批人進場。
今年擼創作者基金顯然不行了,大家主流還是做電商變現。
電商方向,目前大家主要在跑4個方向:短視頻、直播、TikTok小店和廣告投放。
(1)TikTok短視頻帶貨:
a.短視頻購物車:
印尼和英國開通小店以后,可以給5個賬號新增短視頻和直播購物車功能。
圖片來源:TK增長會
美國品牌獨立站賣家,如果用的是shopify、square、ecwid等SaaS工具搭建的獨立站,可以申請綁定一個TikTok賬號,新增短視頻購物車功能。
b.主頁website:
TikTok初始賬號轉成商家賬號后,或者創作者賬號漲到1000粉絲后,賬號會解鎖website功能,也就是可以在主頁個人介紹中,放一個外跳鏈接。
外跳鏈接可以放aliexpress、Amazon、Shopee、Lazada等平臺電商的鏈接(首頁或者詳情頁均可),也可以放自己的獨立站鏈接。
目前大部分國內運營者會放獨立站的詳情頁,老外則喜歡放linktree等工具集成的匯合頁,通過匯合頁再外跳亞馬遜聯盟推廣頁面、個人博客等網站。
這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電商變現方式。
但是,主頁website的方式,我個人判斷2022年極有可能會取消。
一是外跳不好控制風險,二是讓更多的流量去購物車,也就是TikTok Shop和TikTok Shopping.
c.導流私域:
導流私域是很多灰產的做法。在主頁介紹中,植入自己的社交賬號或者郵箱,常見的包括YouTube、line、郵箱、Instagram,甚至微信。
通過私下一對一聊單的方式,實現成交。
高客單的比如成人wawa、fangpai、功效產品,通過這種方式引流。
d.主頁櫥窗:
櫥窗其實沒什么說的,開通小店或者美國小黃車后,主頁會多出來一個櫥窗的功能,可以看到號主在售的商品。
目前支持小店和shopify、square、ecwid等獨立站的產品。
短視頻是大家最主要的引流方式,而且賺錢的人大有人在。
不管是引流主頁去獨立站,還是沉淀到私域做復購、做批發,賣女士大碼、成人玩具等niche產品或者電子書等虛擬產品,從月賺萬元到百萬元,都有成功案例。
(2)TikTok直播帶貨:
常規玩法是開通小店后,通過直播間購物車來帶貨,和國內抖音一樣,目前國內很多玩家在做。
直播比較尷尬,賺熱鬧的團隊很多,賺大錢的不多。
核心的難點,還是用戶習慣。
憑現在這個量級的直播團隊規模,將國內兩三年走過的路,放到英國,壓縮到1年的時間,確實很難,雖然英國只有6700萬人。
另外一套玩法是無人直播或者錄屏直播,導流主頁或者私域,玩的人比較少。
我們自己是7月份就開始做TikTok英區的直播帶貨,播了一段時間后,發現賺錢比較難,就暫停了。
上個月深圳某大賣的創始人,也和我聊到直播現階段無法規模化賺錢的問題。
他組織了20多個人,做了兩三個月,上個月停掉了。
“明年肯定還是要繼續做的,TikTok直播大方向沒問題!”電話里傳來他堅定的聲音。
我們也是,上海團隊停了,但是合作的公司一直在播,2022年直播賽道是千萬不能落下的。
(3)TikTok Shop小店:
2021年陸續開放了兩個地區:印尼和英國,有消息稱2022年的目標是覆蓋20個國家和地區,并且很快將開放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
公開消息是未來5年覆蓋全球主流市場。
TikTok小店也有精選聯盟,可以邀約達人帶貨,但目前大家的流量主要來源自運營賬號,直播和短視頻帶貨占比9:1,絕大部分小店的銷量來自直播。
小店熱銷的產品,地域性差異比較大,印尼主要是基礎消費品,比如口罩,均價較低。
圖片來源:嘀嗒狗數據
英國箱包、玩具和服飾類目銷售穩定,同樣遇到了均價較低的問題。另外,就是呈現出譬如水晶一類的小眾產品,1個月能賣3.7萬單。
圖片來源:嘀嗒狗數據
這個類目之前大家都沒注意,賣家早期在YouTube直播、Facebook直播,現在轉移到TikTok。
圖片來源:嘀嗒狗數據
除了TikTok Shop,還有一個TikTok Shopping的產品。
蠻多服務商把它當做美國小店宣傳,實質上是小店開不了的一個變通產品,流量承接端在TikTok,收款和訂單管理等后臺在獨立站。
開通后,可以綁定一個TikTok賬號,開通短視頻購物車和主頁櫥窗功能。現在有部分品牌賬號,也開通了直播購物車功能。
2022年,美國、加拿大以及更多地區TikTok Shopping的開放,會伴隨著短視頻購物車和直播購物車的開通,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4)TikTok廣告:
TikTok廣告兩級分化特別嚴重,做的好的月賺百萬美金,剩下的大部分團隊都是消耗上不去的。
5月份母親節的定制項鏈,單日廣告消耗超過10萬美金,給市場帶來很大的促動和信心。
但是,隨后,市場又進入了冷淡期。大家仍然消耗上不去,一擴量就蹦。
本身來說,遭遇Facebook最變態的封號,大批廣告玩家轉向TikTok,應該帶動行業的發展才是,沒想到玩了一圈,他們還是更愿意玩回Facebook。
當然,TikTok仍然不缺像西安某大賣月消耗一兩百萬美金的成功案例。
電商是大家最關注的板塊,因為流量變現路徑最清晰。
除了我們提到的運營賬號漲粉,靠創作者基金、電商賺錢,還有一部分玩家,在做原創IP賬號的打造。
李自然總結TikTok的狀態,“現在是流量紅利期,還沒到變現紅利期”。
做原創內容,沉淀IP價值,靜等未來變現,也是一小部分玩家在積極推動的事情。
進入第四季度,大家關注的是TikTok直播公會。簽約海外10萬粉以內的主播,就可以拿到主播打賞金額14-39%的分成。
中東區TikTok直播單場最高打賞金額超過150萬美金,連越南單場打賞都超過了50萬美金。
吸引了大批國內公會入駐。現在首批邀約和第一批公會申請已經暫停,有資源的可以留意官方消息。
04生態現狀
大家集體都在等一場showcase,等一個口口相傳的賺錢案例。
現在行業也缺這么一個案例,給大家信心,吸引大家進場。這個案例什么時候出現,沒有誰知道。
官方在等,服務商在等,已經進場的、場外觀望的,都在等。
行業賺錢做項目,行業不賺錢做服務商。
越來越多的團隊看到TikTok的機會,服務商的賽道也開始擁擠起來。之前做抖音的、微商的、企業培訓的、亞馬遜代運營的都加入進來。
深圳某拓公司的人和我說,公司主播突然火了,本來超級開心的事情,老板卻哭了,因為主播出走,也做起了培訓業務,變成了競爭對手。
起草了一份聲明,并沒有什么用。
我說我也是一樣,做培訓快兩年了,教的學員也出來做培訓、離職的員工也出來做培訓,卷到開始都有人傳我要退出TikTok圈了……
不過,學員做培訓我一直都是鼓勵的,大家都想要賺錢,做好交付就好。
服務商開始內卷是好事情,大家無形中都在推動行業的發展。怕的是像某代運營團隊私刻公章,竟然冒充別人公司,對外宣傳和收費。
怕的是某些投機分子,張冠李戴、渾水摸魚。
像我們辛辛苦苦組織的海外短視頻峰會,有朋友就截圖給我,一個不認識的人在會場錄視頻發朋友圈,然后配文是:歡迎大家參加他組織的千人大會……
提醒大家注意。
另外,大家務必不要相信誰誰和你說:“我和嘉偉很熟”,我自己都被騙過好幾次,所以大家千萬擦亮眼睛,防止被騙。
我不寫的話,大家可能還不知道,行業里竟然還有這么多離奇的事情。
服務商賽道越來越擁擠,核心比拼的是流量低成本獲取,和長期服務。見過太多曇花一現的團隊了。
我本身就是個自媒體人,找行業里的人交流,和大家寫寫分享。作為行業里的信息節點,應該做好信息傳遞。
培訓業務做了兩年,很成熟,但是占用了我大量的時間,最主要的是大部分人沒有培訓的需求,但是有交流、一線信息獲取的需求。
雖然服務商賽道擁擠,但是行業里頭部服務商依然空缺。
不管是代運營,廣告投放,直播代播,紅人營銷,還是品牌全案,都沒有特別強勢的團隊出現。
服務商賽道仍然有機會。
經常有人問我,TikTok什么時候會出現轉機?
什么時候判斷不出來,只能說當某一些事件出現的時候,就意味著TikTok的拐點到了。
比如海外某個素人主播一場直播賣了10萬美金,或者某個團隊賣非3C類單場賣了10萬美金,或者是當海外的主播超過國內的主播數量?
這些標志性的事件發生時,估計就離TikTok變現紅利期很近了。
樂觀估計,2022年肯定會迎來一波機會。
052022最優解
又經常有人問我,TikTok有哪些機會?
受全球疫情的影響,中國工廠將都升級為全球工廠。通過TikTok賺外匯,是肉眼可見的機會。
外貿工廠、國內頭部品牌、國內電商選擇出海的時候,第一關注的,肯定是熟悉的海外抖音:TikTok。
直播、紅人營銷、廣告是我覺得2022年值得投入的三個方向。
服務商賽道估計2022年會爆發專業代運營、品牌推廣的需求,和主播培養的需求。
除了我們最關注的電商,打賞型的秀場直播,也就是公會,由于線下娛樂的限制,消費需求轉移到線上來,估計將迎來爆發。
原創IP賬號和MCN會不會也引來一波機會呢?
我相信會有,但比較小概率出現在國內團隊,大概率出現在國內做內容的團隊去海外本地化運營,或者是海外華人本地化運營的團隊。
文化差異是一道鴻溝。
2022年TikTok行業的最優解在哪里呢?
你說TikTok現在不賺錢是嗎?流量大轉化率低!
你說TikTok Shop客單價超低沒利潤是嗎?
你說字節海外獨立電商平臺Fanno就是歐洲版拼多多,還沒開始招商就開始殺價格戰了?
但是,有更好的選擇嗎?
沒有,對吧?
沒有最優解,TikTok成了最好的次優解。別忘了,行業里還是有人在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