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剁手節已經過去,不管是商家還是買家都松了一口氣,買家們不需要熬到半夜搶貨下單,商家也不需要擔心下單鏈接不穩定、庫存不足等問題,據數據統計,今年雙十一的交易金額依舊比往年好,銷量持續創新,絲毫不受疫情影響。
一、跨境電商“雙11”的歐洲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不過,雙11原本是中國特有的購物節,但是隨著速賣通、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幫助中國品牌出海,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也開始在‘雙11’進行‘剁手’,他們會在美西時間11月11日零點開始搶購,在疫情一定的影響下,歐洲海外購物頻率不減反增,跨境電商平臺商家的業務量整體明顯擴大,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旺季。
而日前,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門印發了《“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了 “十四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方向和任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46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預期目標17萬億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2.5萬億元。
這其中,歐洲市場作為中國跨境電商的主力市場,近年來保持了持續增長。根據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成為了歐盟第一大商品貿易伙伴,商品貿易額約為5860億歐元,并實現進出口雙向增長。其中,歐盟向中國出口貨物2025億歐元,同比增長2.2%;從中國進口貨物3835億歐元,同比增長5.6%。
二、對跨境商家有什么影響
還有就是現在速賣通和菜鳥更新了整個物流體系,歐洲消費者在平臺上下單,最快10天可能就收到了,給當地消費者的體驗是很震撼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消費率。
對于我們中國跨境商家來說,無疑就是最大的優勢,不僅擁有龐大的客訪量,同時物流的解決也可讓商家無憂,這樣,我們商家只需做好歐洲VAT稅務合規化申報,產品服務質量以及保障產品與同行之間的公平公正競爭就行了,提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