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畢業萌新或跨行轉業者在應聘外貿業務員崗位的時候,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01、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方向,去定位產品/行業。
02、對目標公司的產品和行業都知之甚少,大多沒有提前做調查,或去大致了解一下。
03、公司的經營范圍、公司資源這些都沒有在面試的時候咨詢,大多只是在談待遇和能力問題。
04、趕上哪個是哪個,哪個待遇好,就去哪個。
這就導致了很多外貿新人在入職后發現了一個普遍的問題——認為產品/行業不適合自己。
一些人總覺得換個公司/產品/行業就不一樣了,事實真就如此嗎?
01
很多外貿新人想要換工作是因為覺得當下公司所做的產品/行業過于復雜,覺得自己應付不來。
不得不說,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固有特性,很多產品/行業也的確略顯復雜,比如證書要求比較多,產品種類繁多,產品規格復雜等。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任何行業都有佼佼者和失敗者,但決定大家成敗之別的絕對不是行業,而是認知與能力。
大家面臨的基礎和環境都是一樣的,倘若你非要將別人的成功說成是“運氣好”,那和“掩耳盜鈴”也委實沒有什么區別,自欺欺人罷了。
產品/行業再簡單,也需要時間去積淀認知與能力;產品/行業再復雜,也會隨著你的認知與能力的提高變得越來越簡單。
沒有生而知之者,作為一個剛剛接觸某個產品/行業的新人,不懂是很正常的想象。
相比老業務員,外貿新人的確有選擇的權利和跳槽的優勢,因為在任何行業都沒有任何資源積累,無牽無掛;而如果老業務員頻繁跳槽,則不太合適了,否則此前的行業積淀(比如客戶資源)就全部浪費了,所以即便跳槽,一般也是選擇同行企業。
所以,業務新人絕對有權利說喜不喜歡某個行業,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出選擇,但一定要在面試前做好調查或面試時主動交涉,不要等到入職以后再后悔,浪費時間。
很多外貿新人這個公司待兩個月,那個公司待半年的,根本無法穩定下來積淀資源和行業認知,對自身發展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你要知道,不會存在任何一個讓你完全滿意的完美公司或完美行業。
02
不過,業務新人最該關注的還是待遇與資源問題,尤其是公司在客源這塊兒的支持,如果有平臺或其他渠道提供詢盤,對于新人來說,會減少很大壓力。
你可以做出選擇,但正如前面講的,千萬不要認為某個行業不行,不行的只有人,沒有行業。
可能有的人注意到此前我在作出建議時,建議外貿新人盡量避開高貨值行業,比如大型機械或生產線,因為高貨值的談判周期往往相對較長。
但我只是針對畢業萌新做出的建議,并不是在講這些行業做不好,這是有本質區別的,千萬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無論是外貿新人還是老業務,都更應該關注自己的硬核實力,也就是業務能力(在 真正的外貿高手,是如何把客戶發展成“業務下線”的?附英文郵件 一文有提及),而不是為自己當下的不足尋找各種龐雜的借口。
圖片來源:Mike外貿說
因為打工就是為了賺錢,而你在職場的價格取決于你的價值,也就是“你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
可能很多人認為我說的待遇是底薪,很遺憾,并不是。
我說的是整體的待遇,包括提成點。
當你足夠強大,在公司無可替代時,你有足夠的籌碼與老板在任何問題上進行談判,因為你就是公司的“核心輸出源”,你就是老板的“搖錢樹”,但凡老板不傻,都知道“利他才能利己”,更不想動搖公司的核心力量。
至于那些無法為公司帶來太多利益的普通員工,很難在老板那里討到額外的好處。
唯有利益關系才是最靠不住的關系,但也是最靠得住的關系,公司拿到更多利益,才能給你更多利益;你貢獻更多利益,公司才愿意給你更多利益。
所以,別總是一邊抱怨公司對你不夠好,一邊繼續混日子,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足夠優秀,無可替代,一門心思地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才是唯一出路。
如果這家公司的待遇無法滿足你的胃口,或任何制度讓你難以接受,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談判的資本,如果沒有,很遺憾,要么繼續忍受,要么抓緊滾蛋,因為老板根本不在乎你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