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span>
誰能想到全球電商霸主亞馬遜在2022年遭遇滑鐵盧,Q1財報出現歷史性的滑坡,雖然二季度還未結束,但從此前的預估來看,亞馬遜Q2營收依舊不樂觀。
為了讓股東和華爾街重拾信心,亞馬遜啟動了一系列“搞錢”計劃,不僅高調宣布將新開5個站點(比利時、智利、哥倫比亞、尼日利亞和南非),甚至還把業務版圖直接擴張到了勁敵Shopify的頭上!
另外,在亞馬遜瘋狂擴張的背后,又面臨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
01
亞馬遜的觸角正式伸向DTC品牌!
好一招“釜底抽薪”
試問誰能狙擊亞馬遜的全球電商霸業?相信許多賣家會投Shopify一票。
這兩年隨著亞馬遜行業的巨變,獨立站開始受到賣家追捧,Shopify的發展速度呈火箭般躥升。據統計,自2020年5月以來,Shopify獨立站的月均流量同比增長108.5%,而同期主流電商平臺流量僅增長9.9%。
就在上月,Shopify以21億美元收購物流服務商Deliverr,此筆巨額收購被眾多行家看做是Shopify對亞馬遜的反擊!何出此言?且聽侃哥一一道來。
整整兩個月前,亞馬遜推出了一項針對獨立站賣家的新服務——Buy with Prime,該服務允許 Prime 會員在亞馬遜以外的電商網站上購物,并使用他們的亞馬遜賬戶結賬。最關鍵的是,通過“Buy with Prime”產生的訂單,由亞馬遜FBA履行物流服務!目前,這項服務已經在一些Shopify 獨立站上落地開花了!
來源:thecatladies.com
如上圖所示,這家獨立站的買家可以直接用亞馬遜 Prime 會員結賬,并享受同等的FBA服務,包括免費送貨、最快次日達及免費退貨。
來源:亞馬遜
不得不說,亞馬遜這招真是夠狠啊,直接把自家業務擴張到了獨立站賣家和買家。更絕的是,Buy with Prime服務不需要插件,賣家植入一段亞馬遜的HTML代碼就能實現,實施門檻非常低,等于繞開了Shopify等建站平臺。好一招“釜底抽薪”!
據亞馬遜透露,2022年“Buy with Prime”采用邀請制,僅面向已經在亞馬遜上銷售并使用其履約服務的賣家。之后,亞馬遜會將此服務擴張到其他賣家,包括那些不在亞馬遜上銷售的DTC品牌。
02
亞馬遜的DTC之殤:
為7年前的“昏招”還債!
隨著DTC賽道愈發火熱,亞馬遜對這塊大蛋糕又重新迸發出了野心。為了重新爭奪獨立站市場,亞馬遜不惜將其王牌服務 Prime 會員計劃的部分產品擴張到自家平臺以外的網站。不過很少有賣家知道,亞馬遜此舉是在為自己7年前的“昏招”還債。
據彭博商業周刊披露,在2015年,亞馬遜還運營著一項叫做 Webstore 的獨立站服務,當時約有80000 家公司使用它來經營自己的網店,同年,Shopify剛剛IPO。當時的亞馬遜高管認為 Webstore 業務無利可圖,其銷售額與該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看到的各種豐厚機會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基于此,到了2015年底,貝索斯同意關閉業績不佳的 Webstore 。這還不止,亞馬遜把這8萬家公司遣散給了Shopify,并公開宣布Shopify是自己遣散的 Webstore 商家合作伙伴......作為交換,Shopify 同意向自己的商家提供 Amazon Pay。之后這兩家公司之間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如今看來,亞馬遜這次決策無疑是一步徹頭徹尾的昏招,試想一下,如果貝索斯當年拿出足夠的資源和資金發展 Webstore 業務,獨立站還會成為亞馬遜的軟肋?Shopify還能對亞馬遜造成多大威脅?
03
亞馬遜的下一個飛輪是它?
事實上,為了收復獨立站失地,亞馬遜正在實施一個更龐大的DTC計劃,Buy with Prime 只是該計劃的其中一環。
首先,Buy with Prime集合了亞馬遜兩大殺手锏:Prime徽章和FBA 物流,亞馬遜希望通過這項服務覆蓋更多“不在亞馬遜上銷售或使用 FBA”的DTC賣家和買家。據 Marketplace Pulse 分析發現,亞馬遜正試圖以此打造一個面向DTC市場的新飛輪。
來源:Marketplace Pulse
具體步驟如下:
第1步:推出“Buy with Prime”
第2步:啟動電子商務網站構建器
第3步:讓每個亞馬遜賣家都有一個 DTC 網站
第4步:降低“Buy with Prime”對 FBA 的依賴
第5步: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亞馬遜,放棄原有的物流、支付等服務商。
當然,亞馬遜這個DTC飛輪想要高速運轉起來,前提是需要有足夠多的DTC賣家加入“Buy with Prime”。
04
瘋狂擴張的背后,
亞馬遜正面臨一場危機
很明顯,亞馬遜的新飛輪計劃就是為了阻擊 Shopify 的強勢增長,將自己的商業版圖擴張到DTC賽道。不過作為此計劃的兩大核心之一“FBA”正面臨一場迫在眉睫的勞動力危機。
來源:VOX
根據 Recode 審查的一份在 2021 年年中泄露的亞馬遜內部報告稱,“如果繼續照常營業,亞馬遜將在 2024 年之前耗盡美國網絡中可用的勞動力供應”。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家在線零售商的服務質量和增長計劃可能會面臨風險,其電子商務的主導地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該報告警告,亞馬遜的勞動力危機在一些地區迫在眉睫,到 2021 年底,亞馬遜將耗盡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可用勞動力;到 2022 年底,亞馬遜將耗盡其在加州(洛杉磯以東約 60 英里地區)的勞動力供應。除此之外,亞馬遜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和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周邊地區的勞動力也非常緊張。
內部數據還披露,2019 年和2020 年,亞馬遜的離職率分別高達 123% 和 159%,這比美國運輸和倉儲部門的離職率要高得多: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別為 46% 和 59% (美國勞工局數據)。據統計,亞馬遜在鳳凰城的流失率從 2019 年 128% 飆升到 2020 年 205%,給當地FBA倉庫造成了巨大壓力。
眾所周知,亞馬遜和FBA工人的矛盾由來已久,時常發生罷工事件。這也牽連到了廣大亞馬遜賣家,由于FBA勞動緊張,導致倉庫工作效率變低,賣家的貨經常要等許久才上架,甚至出現貨件丟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