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表現方面,報道稱,印尼市場的月均 GMV 達 2 億美元;英國市場月均 GMV 達 2400 萬美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剛開通電商業務的東南亞五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和越南),已能夠為 TikTok 電商在東南亞貢獻至少五成 GMV。
雖然目前 TikTok Shop 的業績表現與東南亞巨頭 Lazada 和 Shopee 不可同日而語,但其野心并不小。
據彭博社援引一位與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關系密切的消息人士稱,TikTok 計劃今年將其電商 GMV 增加到 20 億美元,到 2023 年增加到 230 億美元。
《晚點 LatePost》也了解到,TikTok Shop 團隊還在今年定下了 5 年內實現 4700 億美元 GMV 的目標。
對于一個剛剛開始涉足電商業務的平臺而言,定下如此宏偉的目標,著實會給別人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要知道,成立于 2012 年的 Lazada,目前的 GMV 也就 200 多億美元,不過,就 TikTok Shop 上半年的營收來看,今年的 GMV 目標注定會超額完成。
為了實現該目標,TikTok 團隊正在加緊布局。
加緊布局
上個月,TikTok 在業績表現最好的印尼市場開始測試 "Shop"(購物)標簽,支持用戶瀏覽和購買包括服裝、電子產品在內的不同類別商品。
"Shop" 標簽位于 TikTok APP 主界面的左側,與 "Following" 和 "For You" 標簽并列,重要性可想而知。
雖然,TikTok 表示并不清楚何時將其擴展到更多市場,但是,一旦確認,馬上就會面向數億用戶規模(僅東南亞就有超 2.4 億 TikTok 用戶),這個用戶規模產生的消費體量,令人難以想象。

另外,眾所周知,除了在印尼和英國市場開通電商業務之外,今年上半年還在上述東南亞五國分別開通了本土和跨境業務。
為了最大限度地搶占時間“風口”,TikTok Shop 采用了燒錢換市場的策略,對買賣雙方進行了高額補貼:賣方免傭金、用戶享運費補貼等等。
同時,平臺還上線“一鍵賣全球”功能,擴大市場規模,提升賣家運營效率。
不過,即使如此,想要實現全球布局以及宏偉的 GMV 目標,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困難重重
首先是招商問題。
TikTok Shop 開始擴張至今,進行了大規模的招商活動,不僅積極地從各電商平臺吸收優秀人才,還不斷參與招商會,推出誘人的入駐政策,但是,就當前的市場形勢而言,大多賣家都是將其作為一個新增平臺而言,All in TikTok 的賣家并不多。
另外,平臺還未解決國際品牌引進難的問題。一位參與 TikTok 電商招商的人士稱,盡管各國入駐的商家數量持續增加,但仍是以白牌為主。國際品牌始終擔心直播電商的運營成本過高,以及在 TikTok 這個平臺賣貨會影響品牌自身形象。
其次是客單價問題。
業內人士都清楚,東南亞市場的客單價相對較低,對于 TikTok Shop 更是如此。
有賣家表示,鑒于信任度問題,用戶下單的產品價格大都在 10 美元以下,甚至不少都是為了使用抵扣券而下單試一下,太貴的商品銷量會受影響。
還有物流及末端配送問題。
雖然背靠中國這個全球制造業中心,TikTok Shop 的供應鏈問題并不大,但物流運輸和末端派送卻是其不可忽視的難點。
在分散的東南亞市場,物流及末端派送嚴重影響電商行業的發展,鑒于此,Lazada、Shopee、Tiki 等平臺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團隊,而且與眾多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提升用戶體驗。
但 TikTok Shop 目前還沒有自己的物流團隊,建立合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數量也有限,有賣家表示,主要還是依靠 J&T 進行派送。
這些問題都不是僅憑“燒錢”可以解決的,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消化。
總之,和 TikTok 一樣,其電商業務出海也必將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此,它又會怎么處理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