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8日,美國宣布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這一消息曾經在跨境電商物流圈子引發小規模動蕩。長期從事中美跨境貿易的商家都清楚,如果美國正式退出萬國郵政聯盟,通過郵政渠道發往美國的貨物運輸成本將會激增。
不過讓人慶幸的是,從宣布這個決定起未來一年內,美國與萬國郵政聯盟就郵政規則進行談判,將就談判結果作出是否正式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決定。
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的影響
美國一直對中國在萬國郵政聯盟內部享有的郵政優惠待遇耿耿于懷。萬國郵政聯盟的郵政服務是這樣收的,中國商家從國內發貨寄往美國,需要付錢給國內郵政,然后國內郵證再向美國支付一定的終端費。這個終端費就是爭議的焦點。萬國郵政聯盟把會員國分成三等:tier1、tier2、tier3,按照規定,屬于tier1的發達國家要給tier3的發展中國家的終端費給予一定的優惠。也就是說,美國要給發自中國的郵政小包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優惠,網購產品從中國寄到美國的郵費要比相同產品在美國國內郵寄費用低一大截。
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還在多個領域同美國產生直接競爭,在美國政客眼里,中國已經是一流的大國以及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應繼續在國際聯盟中享有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
在中美”貿易戰”大背景下,美國突發性的”退群決定”就是要重新修訂萬國郵政聯盟的郵政規則,最大限度地確保美國的利益。
根據研究報道,中國跨境貿易70%的包裹是通過郵政系統投遞,其中50%使用中國郵政。如果美國最終真的退出萬國郵政聯盟,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將失去40至70%的郵政優惠,物流成本可能從原先的占營收的20%激增至40%-50%。
跨境商家如何應對美國”退盟”影響
離美國最終決定是否”退盟”還有大半年時間,雖然中美貿易關系趨于緩和,美國”退群”的可能依然很大,制訂應對措施對跨境商家來說更保險一點。
那么應該從何處著手?物流。
我們先來看看不同物流方式的特點和不同。
國際郵政
國際郵政的背后是兩位國際政治中的大佬,一個是萬國郵政聯盟,一個卡哈拉郵政組織。前者是全球性組織,后者是團體性組織。有這樣強大的背景,國際郵政的服務還是相對靠譜的。服務范圍比較廣,資費也相對便較低,只是速度比較慢一點。
對于品類較多、銷售分散的電商,經常是通過郵政小包直郵出境。郵政小包郵寄可以直接走申報渠道,不需要報關,進入美國后,能享受美國的郵費優惠。從中國發往美國的郵政包裹,一般15天以內可以到達,
國際快遞
四大商業快遞巨頭,即DHL、TNT、FEDEX和UPS。這些巨頭擁有強大的IT系統和遍布全球的服務站點。這些快遞的物流速度比較快,比如通過UPS寄送到美國的包裹,最快可在48小時內到達。不過速度快費用也高,一般只有一些加急商品才會選擇這種方式。
國內快遞
主要是EMS、順豐和四通一達,其中EMS依托郵政渠道,覆蓋的范圍最廣,可以直達60多個國家,費用也比國際四大快遞巨頭要低,出關能力也比較強,一般到達亞洲國家2-3天,到歐美則5-7天左右。順豐的國際化業務則要成熟些,目前已經開通到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快遞服務,發往亞洲國家的快件一般2-3天可以送達。
專線物流
專線物流是集中大批量貨物到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其價格一般比商業快遞低,在時效上稍慢于商業快遞,但比郵政包裹快很多。目前市面上最普遍的專線物流產品是美國專線、歐洲專線、澳洲專線、俄羅斯專線等,也有不少物流公司推出了中東專線、南美專線、南非專線等。
海外倉儲
海外倉發貨速度快,客戶體驗好,容易獲取穩定的客流。不過,海外倉需要更精準預測所需貨物,會額外占用更多資金。對于品類少、銷售集中的跨境電商通常先將貨物存放在海外貨艙,收到訂單時直接線上發貨。
當然,我們在選擇物流模式的時候不僅要看物流的費用,還要考量商品的特點比如尺寸、安全性、通關便利程度,商品的淡季和旺季屬性以及商品銷售便利性程度來選擇合適的物流。比如一些大件的商品更適合海外倉模式,一些小型的商品在淡季可以采用郵政小包的方式降低成本,在旺季或者大型促銷活動則可以采用香港郵政或者新加坡郵政保證時效,一些加急商品可以使用國際快遞。如果你是國際平臺上的賣家,而又不愿意為物流操心,直接用平臺的物流要省事很多,比如亞馬遜的FBA.
(以上圖片取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
[如有錯漏請聯系小玄(微信號:liuxuan12417)進行處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任何轉載不得刪除本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