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論壇求助,"歐洲玩具類項目審核了6次都沒過,該怎么辦"。

圖片來源:知無不言論壇
多位賣家網友表示今年開始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有賣家審核了4個月沒過,默默地堅持著,還有賣家提交了N次沒過,被搞到崩潰。很多人認為這是歐洲站放緊了政策,中國賣家必須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
歐美市場的重要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國,玩具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其中90%用于出口。
2017年,中國玩具產業發展亮眼,產品出口金額創自2007年世界經濟危機發生后,10年來最大的增幅。全年玩具出口441.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其中傳統玩具出口金額239.61億美元,同比增長30.4%。
玩具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香港、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對美國出口占28.81%,同比增長17.2%;對英國出口占5.48%,同比增長22.74%;對香港出口占4.92%,同比增長21.72%。

數據來源:三勝咨詢
成長太快掙錢太多就容易被人盯上,歐美地區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玩具進口的新標準,對中國出口的玩具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對于高度依賴歐美市場的玩家而言,熟悉這些標準并且出口符合標準的產品才是持續扎根歐美的王道。
歐美玩具標準
兒童相關的產品具有相當的特殊性,一般有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除了通行的國際標準,有的國家還會制定比國家標準更高的國內標準。
美國標準
根據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的規定,生產商或進口商必須要出具兒童產品證(CPC)并包含在CPSC認可的實驗室進行的符合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的測試,主要是證明符合ASTM F963-16/17的測試報告
美國新版修訂的玩具強制性標準ASTM F963-16《消費者安全規范-玩具安全》規定,在生效日及其后生產的玩具的認證需按照ASTM F963-16的要求進行測試,不滿足該要求的玩具將無法進入美國市場。同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以下變化:
彈射類玩具要求與國標標準一致
增加了對含可充電電池和電池組的玩具的測試要求以及對膨脹玩具的測試要求、玩具箱測試要求
電壓大于1.5V的紐扣電池必須增加警告標簽的要求
新的重金屬和微生物指標要求
歐盟標準
歐盟標準更為嚴苛,細化到某一種化合物的含量。
在亞馬遜歐洲站點的銷售,產品必須要符合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這一指令主要針對14歲以下兒童玩耍的商品。而歐洲則要求符合EN(歐洲標準)、BS(英國標準)以及REACH法規(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的法規》)。
下面是幾項需要重點關注的變化:
雙酚A:對36個月以下兒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其雙酚A的限量自 0.1mg/L 收緊至 0.04mg/L。
甲酰胺:泡沫玩具材料中甲酰胺的含量不得超過 200mg/kg,否則必需實施為期28天的釋放量測試。
苯酚:對3周歲以下兒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新增苯酚的遷移限制以及作為防腐劑的含量限制:針對聚合物材料,其遷移限量為 5mg/l;作為防腐劑,其含量限制為 10mg/kg。
鉛:于各類玩具材料鉛含量的要求加嚴了數倍:對于干燥、易碎、粉末狀或柔軟的玩具材料,限量要求從 13.5mg/kg 降至 2.0mg/kg;對于液態或黏稠的玩具材料,限量要求從 3.4mg/kg 降至 0.5mg/kg;對于玩具表面可刮去的材料,限量要求從 160mg/kg 降至 23mg/kg。
歐美新規的影響
這些新規的發布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增大了運往歐美的貨物被退貨的風險,對于不熟悉這套標準的跨境商家造成嚴重影響。新的標準也對中國玩具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不得不購進更為精密的儀器,花費巨資委托專業的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檢測,這會大大增加企業的負擔。
歐盟標準作為行業內的最高標準,容易引發"群仿"效應,其它國家和地區會爭相提高玩具準入標準,引發國內玩具出口市場的動蕩。
有變化不可怕,可怕的無動于衷,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坐等市場大環境轉好
目前情況下,跨境電商企業該如何采取應對措施呢?
如何應對歐美新規
正確認識歐盟新規的影響
玩具標準的提高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兒童使用的產品只會越來越安全健康。雖然它的頒布會在 一定程度上給玩具企業帶來陣痛,但也會促進企業的制造水平向一個更高的方向發展。從好的角度來看,如果你的產品能夠滿足歐盟市場的要求,那么進入到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不會有門檻,除非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密切關注法規新動向
《歐盟玩具安全指令》1990年1月1日生效,是歐盟理事會直接涉及玩具安全的新方法指令,規定了玩具的安全質量要求和合格評定程序,所有進入歐盟的玩具無一例外地要首先滿足該指令要求。所有投放歐洲市場的玩具必須加貼CE認證標志,表示該玩具符合歐盟玩具安全指令的基本要求。
《消費者安全規范-玩具安全》是美國材料與實驗協會(ASTM)于2016年發布的新法規,獲得了美國消費者安全委員會(CPSC)的認可。
歐美地區后續所有針對玩具市場準入標準都是在這兩則法律的基礎上進行修訂。
玩具跨境電商企業應時刻保持對歐盟內部和CPSC針對玩具市場的討論意見和看法,及時摸清行業動向,在討論案變成正式的法令之前采取應對措施,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
開拓多元化市場,分散出口風險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籃子翻了就一敗涂地了。不能及時采取應變措施的企業可以把目光投向其它地區,及時分散風險。目前,東南亞地區和中東地區都是跨境電商的藍海,投放一定的資源在這些地區能大大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實力。
參與國際行業規則的制訂
規則的制訂者從一開始就占據了行業的制高點,他們會從本國或者本公司的利益出發來制訂對 自己有利的規則。
之前我國從澳大利亞大量進口鐵礦石,結果澳大利亞坐地起價。奧政府及相關企業之所以敢對買家下狠手,就是因為掌握了國際鐵礦石的定價權。華為借助自己強大的技術實力成為5G時代的規則制訂者和引領者,連美國都不得不騰出手打壓華為以壓制中國科技實力的發展,可華為對此并不擔心,技術實力擺在那里,我就是5G時代的標準,誰用我的產品就能和我一樣站在5G時代的制高點。這就是規則制訂者不同凡響的影響力。
我國已經表明"持續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中國對外的大門越來越開放,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但是我們不能老是成為國際規則的被動遵循者,而是應該努力塑造企業影響力,積極參與到行業規則的制訂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