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A onsite是開放的物流項目,今天就和大家了解一下亞馬遜FBA onsite是什么?FBA onsite有哪些優勢?

在今年1月底的時候,業內陸續有媒體曝出了亞馬遜新推出的一項FBA onsite項目。該項目旨在解決目前亞馬遜入倉時間久以及倉庫面積緊張的窘境,同時也為賣家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多元化的倉儲以及運輸途徑。
FBA onsite項目的核心在于亞馬遜把自己的物流系統開放給賣家的倉庫使用,賣家可以在自己倉庫內完成整個訂單的打包發貨流程。在末端派送環節還可以使用亞馬遜自己的UPS或者Fedex賬戶進行發貨。
FBA onsite項目的主要優點有哪些呢?我們來細數一下:
1、 賣家省去了之前從自己的海外中轉分撥倉送貨去亞馬遜倉的流程,也就是說以后的FBA貨物不一定要全部入亞馬遜倉庫了。這可以大大縮短賣家的備貨的周期,同時也提高了賣家的庫存和資金的使用效率;
2、 賣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將會有更大的優化空間。省去了送亞馬遜倉的送貨成本,而且末端派送環節還可以使用亞馬遜的物流資源,獲取更大的運費折扣。據使用過的賣家說最高可降低物流成本達85%;
3、 FBA物流為亞馬遜在眾多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奠定了基礎的同時,也受制于自建倉儲設施耗時耗力,難以在短期內大面積鋪開。而FBA onsite計劃通過整合賣家庫存資源的理念,可以實現亞馬遜平臺更快速的擴張;
FBA onsite計劃目前還處于內側階段,據說只邀請了50位左右的賣家參與測試。但是這個計劃透漏出來的一些信號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
亞馬遜版“菜鳥網絡”出爐
眾所周知,所有的電商平臺的物流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平臺自建物流渠道,亞馬遜和京東就是極其典型的代表;另一類則是平臺整合物流資源,以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最為引人注目。
在強調聚合效應的物流行業,規模、效率、成本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聚合更多貨源,通過技術和自動化等一系列手段提高效率,誰就會獲取更低的單位成本,從而在價格和效率致勝的比拼中獲取更好的用戶體驗。
在如何更加快速的做大規模這條道路上,馬云是走在前列的,各種大手筆的收購一直在持續。阿里的版圖目前已經實現了全球布局。通過一個菜鳥網絡圈了一堆物流大佬進來。而且菜鳥還在到處圈地建設許多核心節點的物流基礎設施。
電商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掌控流量資源和用戶核心數據。利用大數據以及技術的優勢可以讓物流的效率變得更加高效,成本更加低廉。亞馬遜的 FBA onsite項目從某些意義上來講其實也是和“菜鳥網絡”的理念不謀而合。
?
FBA物流市場的變局
如若亞馬遜的FBA onsite計劃在內測成熟之后大面積鋪開,則現有的FBA物流市場將會存在變數。亞馬遜將其物流的技術和系統以及管理植入到賣家倉庫以及第三方海外倉,其實質是對于現有零散物流資源的收編。
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賣家和第三方海外倉負責提供場地和人員等基礎配套,亞馬遜輸出自己的標準和技術,通過輕資產模式迅速實現對于物流倉儲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整合優化。
整個的整合和優化未來不會僅僅局限在倉儲和末端派送環節,頭程物流的整合也會在其考慮的范圍之內。因為整個平臺要想管控和提升物流體驗,必須實現對于物流全流程的數據以及軌跡的監管和把控。
反觀國內的菜鳥網絡圈進來的都是一些什么級別的物流大佬,我們就會看到亞馬遜在物流方面的整合其實也是對于現有物流服務商的一次大洗牌。能夠被平臺接納并認可,以及成為其合作伙伴關系的服務商才有機會在未來繼續做大。
?
用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未來競爭
目前以FBA作為主營業務,年銷售額過億的貨代企業至少有數十家。而年銷售額能突破5個億的基本上寥寥無幾。FBA物流業務目前養活了一大批中小微貨代企業。也成就了一些新的公司在短期內迅速崛起。
目前亞馬遜平臺在短期內尚未直接快速切入FBA頭程業務的一個最大的隱憂估計也是稅務問題。雙清包稅模式的存在為大量的中小微貨代在FBA業務上能夠分到一杯羹提供了最基本的土壤。
隨著歐美國家對于跨境電商稅務規范問題的日益重視,跨境電商的稅務合規勢在必行。如若這一天到來的越早,則越早意味著FBA頭程業務洗牌期限的到來。一旦稅務合規,平臺便可以迅速標準化以及規模化的進行整合。
我們如今所面臨的競爭更加多元化,既有貨代之間的同業競爭,也有電商平臺整合物流的博弈,更有賣家自建物流的沖擊,當然還有一些也許我們暫時還未看到的跨界打劫的異業競爭。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場格局中。需要我們用一個更加包容開放的心態來面對未來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