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帶來的封鎖限制在該地區有所緩解,東南亞的社交商務仍呈現上升趨勢。
?
據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IKala的研究報告,2021年上半年,東南亞的訂單和網站成交金額(GMV)分別比去年同期躍升了102%和91%。
?
IKala首席執行官Sega Cheng表示,東南亞擁有數量龐大的社交媒體用戶,在疫情刺激下,他們利用社交平臺進行購物的表現令人震驚。
?
如今,即使實體店重新開業,社交商務也沒受到多大影響。社交商務憑借其簡單便捷,以及廣泛的派送服務為它在該地區贏得了一席之地。
?
雖然電子商務(91%)仍然是東南亞地區購物者的首選渠道,但社交商務(78%)緊隨其后,甚至超過了傳統零售(35%)。
?
據調查,多達42%的購物者表示,他們每月通過社交媒體進行1 到2次購物,35%的人每月使用社交媒體購物3次以上。
?
同時,每筆訂單的收入增長了88%,這意味著消費者不僅購物更多,而且在每筆訂單上的花費也更多了。
?
此外,不同地區的支付偏好也有差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消費者更偏向信用卡和數字錢包,而泰國和菲律賓的消費者則更喜歡貨到付款。
?
盡管如此,社交平臺購物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參與調查的消費者表示,昂貴的運費(51%),沒有退換貨政策(41%)以及缺乏客戶服務(34%)等都需要改善。
?
另外,社交商務購物欺詐現象有所增多,多達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社交購物過程中遭遇過產品欺詐。
?
Cheng也提到,社交商務的魅力在于,幾乎所有擁有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上進行銷售,但該活動同時也充滿了挑戰。
?
商家需要滿足消費者的期望,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隨著環境的成熟,賣家如果能誠信經營,采用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消除痛點,就能長期保持在社交商務領域的參與度和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