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流量、銷量有問題,是不是因為疫情原因,在對部分店鋪進行數據診斷后,我們發現很難簡單的說有或無,但有方法來判斷。找到真正原因后,才好對癥下藥的解決流量和銷量問題。
一、判斷
判斷是不是因為疫情問題,賣家要從行業和店鋪所在運營層級判斷。
1、是不是行業環境不好?
登錄后臺,打開"生意參謀",點擊"市場大盤",選擇店鋪經營所在的一級類目后,勾選30天,如下圖:
可看到訪客指數下,本月整體數據呈明顯上升趨勢,且近30天較之上30天對比訪客指數明顯高出不少,說明近30天行業流量較之上30天更多,行業流量上升,大環境下全行業流量上升,行業里的店鋪平均也是上升的,如若你的店鋪流量下降,說明與大環境、行業無關。
如下圖,我們繼續看此大類下近30天的商品加購人數。加購人數雖不是轉化人數,但也代表著目標用戶對行業產品的關注度,此數據在近30天明顯升高,且較之于上個30天的加購人數對比,也是明顯提高的,說明本行業在近30天內意向用戶上升,側面印證了行業的整體銷量是提升的。如若你的店鋪近30天銷量一直無起色或持續性下降,說明與行業無關,是自己問題。
2、是不是店鋪所在的層級存在問題,所以我們也有問題?
與行業無關,有可能是店鋪所在層級出現下滑情況,到底是不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判斷,明確自家店鋪在行業層級中與同行均值、同行優秀店鋪數據的對比,有對比才能看出問題!
生意參謀 - 首頁 - ,如下圖,可看到本店目前處于行業的第四層級,初步直觀的了解我們的競爭對手實力。
找到整體看板,如下圖,勾選訪客數,時間維度為"日",本店每天訪客數與同行同層均值、同行同層優秀數據對比,可明顯看出本店每日訪客數偏少,仍需大力提升。
勾選支付轉化率,查看近30天本店支付轉化率與行業均值、同層優秀店的轉化數據對比,如下圖,可看出本店支付轉化率整體明顯好于行業均值與同層優秀店,說明本店轉化率是不錯的。
每天支付金額代表著店鋪每日的進帳多少,勾選支付金額,查看近30天本店每天入賬與行業均值、同層優秀店的數據對比,如下圖,可明顯看出雖偶有兩天的進帳達到行業優秀店的銷售額,但平均每日銷售額我們仍有很大的空間,仍需繼續努力。
綜合三圖分析,我們知道
1) 我們所在的層級,優秀店鋪的銷售額、流量均無明顯下降趨勢,整體性偏穩定,且穩定中略有上升。店鋪流量偏低與行業大環境無關。
2) 本店轉化率表現不錯,但因為訪客流量少而銷售額不高,所以接下來的一個月,在鞏固好支持轉化率的同時努力盡可能的多多引流。
二、解決
既與行業無關,不是疫情問題導致的店鋪流量低、銷量差,那么如何解決?
1、投石問路法
解釋:找到需要用的石頭,通過它了解前面路況,找到適合行走的路。
石是誰?
石是要推的產品,所以賣家需要結合當下宅經濟的選品策略,選擇與疫情有關聯或因疫情產生新需求的產品。
路在哪里?
路就是產品的打造。對產品本身的優化外加合適、有效的推廣與營銷工作。
a、標題撰寫
格式:品牌詞 + 精準關鍵詞 + 熱搜屬性詞 + 熱搜屬性詞 + 熱搜屬性詞 + 熱搜屬性 + 精準詞 + 屬性詞 + ... + 產品詞 + 行業詞
(這是標題的通用寫法,建議大家收藏本文或記錄下來。)
b、主圖制作好
c、價格大眾化
薄利多銷型:每個產品價格利潤率較低,一般不超過5%,靠量取勝,依托的是強性價比;每單必賺型:每個產品利潤不同,在有各種營銷活動下賣家還有錢賺,故每個產品定價利潤率不少于5%。因為近期物流線路調整頻繁,且部分常發線路運費大漲,故各位在考慮價格時,對利潤計算要有冗余,有一定性空間,方便應對后面因運費成本或線路調整帶來的成本壓力。
公式:=(單件*數量+國內運費+國際運費+清)/匯率/ (1-類目傭金) /(1-聯盟傭金)/打折數/(1-利潤率)。
d、營銷活動要跟進
打折要做、拼團要做、滿件折要做、新用戶優惠活動要做。
e、詳情頁順序
一個好的詳情頁是建立在購買用戶反饋后的不斷優化的基礎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們經常使用的模板:
賣家文案 - 關聯營銷 - 宣傳海報 - 產品場景使用效果 - 產品第一賣點 - 產品第二賣點 - 產品第三賣點 - 產品正、側面、細節展示 -
售后與物流說明。
2、仙人指路法
解釋:通過對的人(仙人)找到適合走的路。
仙人是誰?
打開生意參謀,點擊商品排行,按支付榜排名,時間勾選30天,如下圖
按訪客榜排名,如下圖:
圖中紅圈處產品和黑圈處產品,要不同的運營策略配合,前者要考慮如何鞏固轉化率的同時盡可能觸達更多意向用戶,后者需要在轉化上考慮如何結合不同的營銷活動提升。
指的是哪條路?
產品的內功打造與外在的流量推廣。內功打造可參考"投石問路"法進行,外在的流量推廣,在分析產品的目標用戶常聚地、話題的基礎上,謹慎篩選營銷平臺,利用A+計劃統計工具追蹤并持續優化,進而找到最有效的推廣對象、平臺、活動方式。
三、注意
1、如若判定不是疫情原因,需認真從自身找原因;
2、選定產品后,對其如何推廣、運營要做計劃,且按每周制定的內容去執行;
3、隨時關注行業動態及物流公告,以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