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侵權屢見不鮮,旺季更是大型的“車禍現場”。這不,旺季已經正式進入緊張的倒計時階段,就在這樣關鍵的時段,又有近200家賣家這兩天頂風作案,侵權Adidas被告。
旺季期間,賣家由于利益誘惑,明知侵權卻非要“玩火”的不在少數,但也有不少中小賣家,不小心侵權被告,只能茫然無措的應對。旺季關鍵期,賣家面對侵權投訴應該如何快速安全躲避雷區,專心爆單增收呢?
1、賣家收到投訴侵權信
第一時間該如何應對?
目前,GBC、、Keith、SMG這四家美國律所在中國跨境電商圈內幾乎無人不知,圈內甚至有了“不怕不愁店鋪不出單,就怕收到GBC投訴函”的說法。“投訴函”讓人聞風喪膽,那么當我們收到投訴函時,第一時間應當如何應對呢?中國的生意人講究以“和”為貴,所以我們很少去投訴別人,但與此相反的是,中國賣家被投訴的比例卻很高。一些賣家在收到投訴的時候,往往驚慌失措,亂了分寸。
這里提醒賣家們,收到“投訴函”的第一時間,就應該開始著手調查清楚:產品是否真的侵權了、哪些產品侵權、侵犯了什么權利。
具體操作步驟:
Step 01:聯系投訴方,提供相關產品的專利或者品牌信息。
Step 02:聯系專業的專利律師,進行調查分析,確認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侵權行為。
Step 03:結果判斷如果是商標侵權,則弄清投訴方商標保護的產品是否包含自己所賣的產品。另外,有一些商標名稱是一些常見名詞或者通用名稱,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則向對方確認對方上邊是否擁有專屬權。如果以上兩種情況都不存在,就可以對此進行維權了。
所以,被投訴侵權并不可怕,收到侵權投訴,要第一時間收集對方信息,弄清楚為何侵權、侵犯什么權利,找出因果,再來確定解決方案。2、賣家查證是否存在侵權后有幾種行動方案?
當賣家確定了自己到底有沒有侵權之后,接下來改怎么辦?后續通常還三種應對態度,即和解,應訴和不管不顧。
1. 和解
和解這種狀況出現在已經查證侵權行為的條件下。
和解的方式分為兩種:一方面,達成庭外和解;另一方面,通過法院裁定賠償金。
在店鋪已經被證實屬于侵權的情況下,賣家應當及時與知識產權方取得聯系。如果對方最終沒有回復,我們還可以直接向平臺申訴進行裁決。
另外,在跟知識產權方溝通和解的賠償金時,如果對方出現和解條件苛刻,漫天要價的情況,賣家可以考慮上訴至法院進行調節。2. 應訴
應訴這種情況出現在查證自己沒有任何侵權的情況下。
"身正不怕影子斜”,此時應當及時委托當地有經驗的律師進行分析處理,采取應訴措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時間和利益損失。
3. 不管不顧
這種賣家一般是認為自己店鋪價值低,被凍結資金金額不大,無論侵權與否,都選擇佛系處理。這種應對措施不是不行,不得不提醒的是,被凍結資金的賬戶及侵權的店鋪都不可繼續再使用。“美國法院的判決令有效期是10年,期滿后也可以重新備案。”也就是說,侵權店鋪一經投訴,即便日后沒有再出現類似的違規情況,知識產權方在若干年以后還是可以繼續來找賣家麻煩,后患是無窮的。
旺季期間,賣家千萬別貪圖一時之利,故意侵權,否則只會賣的越多罰的越多,得不償失。而對另一些不懂法卻收到侵權投訴的賣家,我們則必須學會應對措施,及時止損。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才是正確的處“事”之道。
來源:跨境電商阿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