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復盤自己的一些操作方式和運營手法,有時候也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新的思路。
在我的私密圈里,有很多的新手賣家,他們在日常的運營中,因為自己缺乏經驗,往往犯下很多的運營失誤。
我今天就來把2021年新手賣家常踩的一些坑來總結歸納一下,看到文章的賣家也可以從中吸取一點點經驗和教訓,以避免在以后的運營中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下面就來說一下,2021年新手賣家都犯過那些失誤:
1、誤含敏感詞導致產品下架
這個問題每天都會大量的出現,可能你售賣的并不是某款敏感產品(比如殺蟲劑、消毒劑、清潔劑),但是只是因為你的listing中包含了某個敏感關鍵詞,這些敏感關鍵詞被系統掃到以后,產品就被當作需要審核的特定產品而遭遇下架審核了。
這些敏感詞包括但不限于:Inhibit-Algae (抗藻)、Anti-Bacteria (殺菌)、Anti-fungal(抗真菌)、Pesticide(農藥)、Insecticide(殺蟲劑)、Anti-microbial(抗微生物)、Repel-Pesticides (防蟲)、Destroy Fungal/Fungus (殺滅真菌)、Stop-Microbe/Mildew (防霉)、Anti-Mites(防蟲螨)、Flame retardancy(阻燃)、Non-injurious/Harmless(無害)、Sanitize-Blight (防病毒)、 Easy cleaning(易清潔)、 Non-toxic(無毒性)、Resistant for mosquitoes(防蚊)、All natural(全天然) Repellent(驅蚊劑)、Repelling/Repel(祛除)、Anti-Fouling(防污) Sterilize (消毒) 、Compliance(合規)、Heat-resistant(耐熱)、Wear-resisting(耐磨)、Anti-septic(防腐)。。。
2、銷量激增引起的審核
很多賣家在站外做促銷時,一不小心就沒有控制好促銷的力度,短時間內迎來了大量的訂單。
還有很多賣家在促銷時不注意各種促銷折扣的疊加,導致自己在多個地方設置的促銷碼產生了折扣疊加的情形,不但自己損失了產品和金錢,還讓自己的店鋪觸發了亞馬遜的銷量激增審核。
銷量激增審核一旦遇到,就要向亞馬遜做出如下解釋:
3、買家賬號引起的關聯
記得這是一位東莞的賣家朋友,自己在做亞馬遜之前,曾經有過一個。在注冊亞馬遜店鋪的時候,她并不知道買家賬號之間也會關聯。
她用自己原來的網絡、筆記本電腦、信用卡等等資料,注冊了一個亞馬遜賣家賬戶。但是在店鋪注冊下來3周左右,自己就收到了賬號關聯的通知。
大家熟知的往往是賣家賬號關聯,其實買家賬號之間也是存在關聯情形的。之前在私密圈的解答中我也說過,如果你的軟件和硬件曾經注冊過亞馬遜買家賬戶,那么如果你想注冊亞馬遜店鋪的話,最好還是避開這些容易導致關聯的因素。
因為亞馬遜店鋪在注冊完畢后,會自帶一個買家賬戶,兩個買家賬戶因為相同的網絡環境和硬件等原因,也是容易被判定關聯的。
4、貨件尺寸填寫錯誤引起費用增加
這樣的錯誤看似不常見,其實在新手里面還真的經常會發生。我們國內經常使用的是厘米cm和千克kg,而美歐通常使用的是英寸in和英鎊ib。
在listing的編輯中,單位填寫就有人經常會犯錯誤。那么,錯誤犯了之后,他是怎么發現自己犯了錯誤呢?
是FBA費用的大增。
在核算自己的FBA費用時,突然發現FBA費用不是之前自己預估的3.41,而是兩倍于這個的價格,頓時就懵了。找了一圈原因,最后才發現自己把尺寸給填錯了。
這位還是幸運的,私密圈里還有一位,因為尺寸填錯而導致FBA費用被亞馬遜多收。最后經過三次的復核,亞馬遜才認定尺寸是填錯了。但是多收的幾百美金FBA費用,最后還是沒有要回來。
5、未貼原產地標簽,被海關留置
私密圈里還有位蘇州的賣家,一次發了10箱產品到FBA倉庫。在海關的抽檢中,這批貨物不幸被隨機抽到。
海關開箱檢查后,發現該批貨物的手續和報關單都是齊全的,但是有一點,產品標簽上未標注“原產地”。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這幾個字樣。
很多賣家可能會說:我也沒貼啊,怎么就沒事呢?這其實是個概率論的問題。
首先,海關并不是全檢,只是抽檢,并不一定你的貨物一定會被抽查到。其次,這次沒被抽查到,下次不一定有這種好運氣。
所以,舉手之勞的一個小動作,為什么要讓自己的一大批產品處于風險之中呢。現在很多負責任的頭程服務商在發貨前都會提醒賣家貼上這個標識。
6、貿然突破發貨限制
記得這是圈內的一位深圳賣家朋友。因為從網上看到了某個所謂的《突破亞馬遜發貨限制“獨家教程”》,最后被征收了高額的超量倉儲費。
我之前在私密圈里就提醒過圈內的賣家,不要去操作這種高風險的東西。亞馬遜頒布的每一個政策,都有它的戰略考量。如果你不遵守,亞馬遜會有100種方式來收割你。
但是每一個政策在剛剛頒布時,可能會存在一個短時間的政策空洞期。在這個空洞期內,某些所謂的“黑科技”可能會短時間見效。
當大批賣家跟風而動的時候,往往就是該“黑科技”壽終正寢的時候。那個時候被逮到的賣家,就只能成為炮灰了。
7、站內信聯系顧客踩坑
這個失誤其實還挺多人犯過。這位因為站內信聯系買家被封店鋪的賣家,是因為自己店鋪的一個差評。
這個差評的內容,他感覺并不是來自自己的產品。所以,他就在站內信中試著聯系了一下買家。
買家也回復了,承認是自己留錯了。
但是,這位賣家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直接使用“please delete this negtive review”這樣的表達。這里表達是亞馬遜嚴格監控的表達方式,可以說這位賣家直接撞在槍口上了。
店鋪被封以后,又花了幾千塊錢去服務商那里申訴。結果還是沒有通過,又多損失了幾千塊。
所以,在站內信的溝通中,賣家一地要牢記亞馬遜的“紅線”在哪里。不要隨隨便便去使用“five star”、“positive review”這類的詞匯,這樣的詞匯基本屬于必殺型描述。
好了,今天的總結就到這里,下面還會為大家繼續總結新手賣家常見的一些失誤大全。
(文章來源 | 公眾號 跨境賣家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