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印尼首都,雅加達一直以來都是企業和企業家成長的沃土。
例如,2021 年,Facebook 在雅加達正式開設了印尼第一個常設辦事處;此外,國際商會最近宣布在雅加達搭建創業中心,以支持當地企業的發展。
作為印尼的政治經濟中心,雅加達的 GDP 占全國的近五分之一(17%)。不過,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部分中小城市正在快速崛起。
根據 Alpha JWC Ventures 和 Kearny 的一份報告,預計到 2025 年,這些二三線城市的數字經濟將增長約 5 倍,他們對整個國家的 GDP 貢獻率也會隨之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具體而言,到 2030 年,二三線城市對印尼 GDP 的貢獻將再增加 3% 至 5%,這些城市目前估計占該國 GDP 的 9%。
數字經濟
Tokopedia 區域增長負責人 Trian Nugroho 表示,Covid-19 是印尼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許多企業在疫情期間開始使用在線市場進行運營,去年電子商務市場收入增長了 61%。
自 2020 年 1 月以來,Tokopedia 平臺自身就有超過 380 萬新賣家加入,總數超過 1100 萬,這些新賣家幾乎都是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
雖然整個印尼都在進行數字化,但與一線城市相比,它對二三線城市的影響不一樣。
隨著越來越多的線下零售商走到線上,帶動了這些二三線城市消費者的消費增長,更具體地說,消費者正在擴大他們的網購產品種類,包括雜貨和食品等日常必需品,而不僅僅是耐用品。
可持續銷售
Nugroho 說,像 Tokopedia 這樣的科技公司必須適應二三線城市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變化,以便可以持續為用戶提供服務,保持公司運營的可持續性。
例如,公司正在著力打造的同城銷售就是這個目的--讓當地企業擁有穩定的客戶群。
作為支持同城銷售舉措的一部分,Tokopedia 去年還宣布了超本地計劃,以支持這些城市的數字增長。
通過這一舉措,該公司在其平臺上推出了一個專門的頁面,用于“精選商店(Kumpulan Toko Pilihan (KTP))”,向買家展示當地商家。
Nugroho 指出,到目前為止,KTP 活動產生的訂單增加了近 3 倍。
此外,來自 Tokopedia 的數據顯示,通過其 Hyperlocal Initiative 新入駐和孵化的商家,有 90% 都在加入后的一個月內實現了“破零”;75% 的商家在第二月繼續擴大訂單量。
這些數字表明,商家可以通過該計劃為可持續增長做好準備,而不僅僅是一次性。
該公司的數據還顯示,加入該計劃有助于改善用戶的購買體驗:由于本地交付所需的距離更短,交付時間縮短了 25%,交付成本降低了 5%。
除了這些努力之外,Nugroho 補充說,像 Tokopedia 這樣的公司與相關部門(例如當地政府)合作也很重要,因為這些舉措背后的企業可能沒有資源來單獨推動這些措施。
今年早些時候,這家電子商務巨頭與巴圖市政府合作組織了一場當地活動,即巴圖市本地產品節,旨在幫助當地企業采用 Tokopedia 等數字平臺。
該活動對賣家產生了深刻影響——該市的食品商 Pia Mangok Shop 在節日期間的交易量增加了 100%。
Nugroho 說,雖然節日大促對推動數字經濟很有幫助,但該國在線服務采用率的最大障礙還是其人民的整體數字素養。
目前,在經濟情報機構評估的 100 個國家中,印尼在教育水平和使用互聯網的準備程度方面排名第 61位。
為了幫助克服這一持續的挑戰,Tokopedia 舉辦了網絡研討會,培訓小型本地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
未來
有了這些努力,Tokopedia 預計在未來幾年,在當地買家和賣家生態系統不斷增長的支持下,該國的數字采用率將進一步提升。
該公司還希望通過傳統市場(稱為pasars )來進一步擴大這一市場,包括 Tasikmalaya 的 Pasar Cikurubuk、日惹的 Pasar Beringharjo 和瑪瑯的 Pasar Rakyat Oro-Oro Dowo。
傳統賣家的反饋是積極的——來自這些市場的近 300 家商家加入了該平臺的 Pasar Sehat Sabilulungan Cicalengka 計劃以在線銷售他們的產品,Tokopedia 希望進一步增加這一數字。
Nugroho 說,Tokopedia 的目標是將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體驗提升到與雅加達居民相同的水平。這意味著可以讓人們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和更快的交貨速度獲得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
“我們在這個領域有一個很好的開始,”Nugroho 補充道。“我們認為,在未來,二、三線城市的大部分交易將在本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