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很多時候掙的就是一個匯率差,匯率波動關乎著利潤多寡,甚至是盈虧。
?
2月底,美元匯率迎來了一波拉升,一路來到了6.97,許多賣家抓住這波機會紛紛結匯。提前換匯的賣家照例拍大腿。
?
不過也有一部分賣家十分穩得住,堅持要等到破“7”才結匯。他們認為,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美元匯率有望來到7.1~7.2。即便是進入3月后,匯率回落到了6.9,仍不改他們的信心。
?
在美元匯率上漲的同時,中國到美國的物流費用也已經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物流費用是賣家的主要成本之一,它下降意味著利潤空間會進一步拉大。
?
美元匯率升至6.9,賣家做好結匯準備
?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時刻關注匯率變動是必須的,畢竟匯率變動非常快,一旦錯過換匯時機,損失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
最近,跨境圈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討論又多了起來,原因無他,因為在新一輪加息預期下,美元走強,賣家又該考慮換匯的問題了。
?
今天(3月6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圍繞6.90波動。截至10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9095;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9158。
?
?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3年3月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951元
?
這與年前相比,情況已經好轉了許多。億恩上一篇有關美元匯率的文章顯示,1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611。相當于上漲了0.134個點。
?
當時抱著“不當韭菜,囤著美元,等匯率反彈再結匯”想法的賣家已經在慶祝了。
?
因為若賣家手上囤有100萬美元,現在結匯比當時結匯多了134000元。
?
然而,不少賣家表示,現在的匯率并沒有達到預期,他們的目標是“破7”。有賣家稱大概率會到7.1~7.2。
?
事實上,2月底,美元兌換人民幣人民幣匯率一度已經來到6.97,幾乎已經觸碰到“7”了。
?
只不過,進入3月后忽然回落至6.9。據分析,回落是因為2月份中國PMI超預期,達到52.6,創2012年以來的新高。在強勁PMI推動下,人民幣走強。
?
這一波可以說緩解了美元匯率“破7”的壓力,但PMI數據引發的人民幣反彈能否持續仍需要打一個問號。
?
而美聯儲新一輪加息(第九次加息)已經在路上了。目前來自美國方面的消息多數認為,在3月21-22日會議上,美聯儲應該會宣布加息50個基點。
?
例如哈佛大學教授、前奧巴馬政府首席經濟顧問杰森·福爾曼認為,在3月份的會議上,美聯儲應該從加息25個基點轉變為加息50個基點。前美國財政部部長勞倫斯·薩默斯也贊成恢復大幅加息的看法,建議美聯儲對升息50基點敞開大門。
?
在加息預期的推動下,美元匯率“破7”也不是完全沒可能,所以手上囤有美元的賣家可以做好結匯準備,看準時機就出手。
?
如果等著資金周轉的,現在也可以考慮結匯了,畢竟6.9也是很好的位置了。
?
在美元匯率上調的同時,物流費用下調也在利好賣家。
?
運價維持在低位,賣家利潤空間拉大
?
此前,賣家共同見證了跨境物流運價的“狂飆”,在最瘋狂時,中國至美西一個40英尺集裝箱運輸價格漲到了20000 美元。
?
2022年后,運價逐步下降,下半年已基本下降至疫情前水平(1500美元)。進入2023年,運價繼續下探。
?
根據航運數據專家Xeneta的數據,2月將一個標準的40英尺鋼制集裝箱臨時從中國東部運往美國西海岸的成本為1444美元,低于去年3月9682美元的峰值。
?
據悉,隨著通貨膨脹消費者支出減少,以及疫情下的供應鏈中斷危機緩解,全球重要貿易航線上的運輸貨物價格已比峰值下降85%。
?
在運價大幅下降的同時,港口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一年前,在洛杉磯和長灘港口外排隊等待進港卸貨的船有100多艘。但現在,圣佩德羅灣幾乎已經看不到排隊的集裝箱船。高盛報告稱,美國西海岸等待卸貨的集裝箱船數量已連續第十二周持平于零。
?
“一箱難求”的情況已一去不復返,港口反而是堆滿了空集裝箱,美國部分港口空集裝箱甚至堆放了6層高,通往主要碼頭的高速公路上停滿了沒有貨物拉的卡車。
?
由于貨量銳減,船司不得不縮減航班或停航,一些失去競爭優勢的小船司在重壓下直接破產。
?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1月份,洛杉磯港報告取消的航次就達17次。2月,澳大利亞的船司FocusContainerLine進入了破產清算環節,此時距其成立才一年,開通澳大利亞到中國寧波的航線也才3個月。
?
同樣是在2月,賣家熟悉的以星快船也宣布,2月23日后,以星快船ZEX航線暫停服務。
?
運價下降,貨量減少,讓物流服務商的競爭更加白熱化。
?
不久前有物流人士向億恩吐槽,現在為了攬貨,大家都在比著降價,一個柜子就掙個20美金的利潤,如果是做門到門的單子,國外出現等時費爭議的話,大概率還會虧錢。
?
有貨代無奈道:“兼職送外賣,提成都比一個單子賺得多,因為業績不好,身邊的同事來了又走,或是被裁員,流動性很大。”
?
雖然目前的貨運市場給到了物流服務商壓力,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是利好了跨境電商賣家。因為物流成本在賣家的總成本中占比較大,它大幅下滑,相當于拉大了賣家的利潤空間。
?
不過物流服務商也不必過于灰心,因為貨運市場在今年下半年將迎來復蘇。被稱為全球貿易晴雨表的航運公司MSC表示,海運集裝箱市場將在2023年下半年實現增長。
?
其首席執行官索倫托夫特表示,他們對貨運市場再次復蘇持適度樂觀態度。他認為,到今年年中時,貿易活動將會重新活躍起來,“第二季度并進入年中時,將開始看到一些積極的跡象,“雖然北美和歐洲的庫存仍然過高,但一旦庫存逐漸減少,貨運訂單將會反彈。”
這同樣也是給到了賣家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