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道,跨境商家的生意正在加速回暖。相關跨境電商平臺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近 8 成商家認為 2023 年中國整體跨境出口形勢穩中向好。
外貿企業趕生產、忙接單的同時,跨境電商也紛紛推出新服務新模式,助力外貿商家“出海”。
開年以來,不少外貿商家的訂單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某掃地機速賣通店鋪負責人修楊就對 2023 年的出海生意非常看好,他表示,今年店鋪在 1 月份就實現了“開門紅”。
修楊說:“進入 2023 年以來,訂單比去年 1 月份好。我們從 1 月份開始,已經陸陸續續接到了俄羅斯和歐洲的訂單,快一千多臺。”
在今年春節假期,許多中小外貿商家也沒有停止接單的步伐,商品源源不斷地通過跨境電商發往國際市場。
湖北酷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雪松說:“我們春節期間備了 10000 只智能手表,大年初二就收到消息,說好幾款已經售罄了。我們春節是正常放假的,但店里的生意沒有停,銷售額也實現了 200% 的增長。”
銷售額實現增長的還有廣東順德一家主營咖啡機產品的電器企業。
公司負責人曾秋平說,得益于跨境電商的海外倉服務和平臺的營銷活動,產品在海外市場知名度進一步提升,今年公司計劃加大產品研發和生產。
曾秋平表示:“通過對比春節放假前的銷售數據和放假期間的銷售數據,我們的膠囊咖啡機在這個假期銷量反而還增長了 25%,這也是跨境的優勢。因為我們在放假前已經把大部分的貨都發到海外倉了,所以國外的消費者并不會因為我們放假就下不了單,包括時效方面也有了保障,銷量也增加了。”
外貿商家拓市場、忙接單,跨界電商平臺也在修內功、快發展。多家平臺推出新服務新模式,進一步降低商家出海門檻。
例如近年來興起的“托管服務”,讓商家可以專注研發和供貨,復雜的物流、運營、售后等環節都可以交給平臺來做。目前國內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出海四小龍”中,阿里速賣通、拼多多 Temu 以及 Shein 都推出了類似服務。
速賣通商家中臺運營經理周麗介紹:“目前已經有很多知名大賣家,包括原來不懂怎么經營跨境這門生意的制造型工廠企業也都加入到了我們的全托管服務當中。讓想做跨境或者正在做跨境生意的朋友,簡單出海,簡單經營。”
憑借線上交易、交易鏈條短等優勢,近年來,跨境電商備受外貿企業青睞。海關數據顯示,根據初步測算,2022 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 2.11 萬億元,增長 9.8%。其中出口 1.55 萬億元,增長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