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一些員工離職單干后,會選擇跟賣前公司的產品以求少走彎路,迅速發家致富。
?
另根據坊間傳聞,在物流行業,一些內部員工會勾結外部物流公司聯合搞公司的錢,從而用于外部物流公司的資金周轉。
?
此外,當說起公司內部種種亂象時,總會有人發出這樣的聲音:你知道嗎?外貿公司采購“腐敗”的多了去了,我就知道那誰誰誰……從而賺了不少“外快”。
?
傳言真真假假,多少帶有現實的影子,而現實一些真實案例,有時候也往往會比傳言更精彩。
?
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知名公司大疆創新內部“腐敗”案,近日又有了新進展。
?
大疆兩名采購經理收回扣363萬
?
在2019年初,大疆發布了一份反腐敗公告,公告中提到,公司處理了不少嚴重貪腐的人員,保守估計造成超10億人民幣的損失。
?

?
說起大疆,相信跨境賣家都不陌生,其在亞馬遜、eBay、速賣通以及阿里巴巴國際站等電商平臺上均有店鋪,而且大疆在國外的知名度非常高。
?
據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疆”)創立于2006年,憑借其創新產品在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占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
?
2018年9月12日,大疆入選中國出海品牌50強、2019年6月11日,大疆創新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2019年12月,大疆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
除此之外,在今年深圳市對跨境電商行業的扶持中,大疆拿到了224萬的補貼。
?
在近期,這起反腐行動有了新的進展,中國裁判文書網也公布了這起貪污行動的詳細內幕……
?
據裁判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被告人呂龍于2015年至2018年7月在大疆公司任職采購經理,被告人伊丹于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大疆公司任職采購經理。伊丹任職期間引進威欣睿公司作為大疆公司的供應商,伊丹離職后,呂龍負責威欣睿公司的采購業務。
?
2016年上半年,呂龍與伊丹商量后,由伊丹找威欣睿公司總經理林某索要好處費,提出按照采購額的5%收取,林某經考慮后表示同意。林某安排公司會計林映美每月在收到大疆公司貨款后隨即按貨款額的5%作為好處費,通過原公司員工“宿某艷”個人平安銀行賬號轉款給伊丹個人中國銀行賬號。
?
經查,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間,威欣睿公司通過宿某艷賬號分28筆轉款3482288元人民幣(幣種下同)至伊丹賬號,林某賬號轉款1筆144500元至伊丹賬號,共轉賬3626788元。呂龍利用其在采購部的職務便利,幫助威欣睿公司獲得大量采購訂單,威欣睿公司銷售額從原來平均每月21.5萬元飆升至每月364.8萬元。
?

?
呂龍在供述中提到,在大疆期間一個月七萬元港幣(折合人民幣約6.4萬),任職約四年,共收入約三百多萬元。果然是賺得越多野心越大,按照他這個薪資水平已經挺高了,但還是想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法“賺外快”。
?
裁判文書網資料顯示,呂龍在供述中表示:“伊丹約我吃飯,埋怨采購的工作太惡心,一點權力和地位都沒有,問我有沒有想過額外賺點錢。我說我們職位這么低怎么賺錢,問他安不安全,他說他只跟供應商的老板談,不會和其他人談,知道事情的人特別少,很安全,他說這種模式叫“REP”模式,他做中間人,出了任何事情和我沒有關系。”
?

?
呂龍還表示,他2017年回扣大概收了三四十萬,2018年大概收了二十多萬,并說伊丹大概給他轉了50-60萬,他拿了多少自己就不知道。
?
伊丹在供述中表示,他從大疆離職后,是呂龍找到他讓他去和威欣睿公司談,收取5%好處費,呂龍分三分之二,他分三分之一。給呂龍的錢中,兩筆共110萬元是通過銀行轉賬的,其余都是現金。
?
?
威欣睿公司總共轉賬28筆共348.2萬元人民幣,他實際給呂龍270萬元左右,剩余78萬元歸自己。
?
法院判決二人均獲刑
?
據裁判文書網資料顯示,呂龍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伊丹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
?
二審期間,大疆公司于2019年11月12日出具《諒解書》一份,認為伊丹認錯認罪態度較好,主動賠償公司損失,請求司法機關給予伊丹改過自新的機會,對其適用緩刑。
?
?
最終宣判,呂龍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該項判決維持,伊丹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
員工侵占公司資產,被判16年!!!
?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關于跨境圈的種種行業亂象,也一直被爆出來。
?
據了解,有些公司員工或者合伙人會用一些“非法”手段侵占公司資產,比如對賬號做手腳,把公司賬號放款提到自己的名下。某位賣家曾向小編表示,自己公司就遇到了類似這樣的事情,為此不得不打官司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無獨有偶,此前小編也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件事,某賣家的前公司員工,因盜竊罪和職務侵占罪,被深圳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有期徒刑16年(職務侵占罪就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
從處理結果來看,公司取得了最終順利,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事無贏家,公司損失已無法彌補,涉事員工家庭也因此支離破碎。
?

?
跨境電商利益紛爭激烈程度堪比“無間道”,除了上述亂象,還有一些員工在應聘時會先精心“包裝”自己的簡歷,覓得較高月薪,隨后又用花言巧語說服老板花大錢刷單,實際上這位員工找的服務商就是他的朋友或者比較親近的人,公司出的部分刷單費用自然也能流到這位員工手中。在事情敗露之前員工又會離職溜之大吉。這樣的悲劇經常發生在初創公司或者比較XXX的老板身上。
?
某家公司曾被一個騙子以這種方式騙了30多萬,慶幸的是最后勞動仲裁贏了。
至于員工盜取公司利潤與銷量較好的產品這種事,更是時有發生。某賣家表示,公司一位員工離職前就做好一切準備,拷貝出單好的產品文案,注冊公司,跟賣公司產品,警告后還堅決不承認。
?
種種現實情況表明,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公司,也會在某個時候成為受害者,一些普通又平凡的打工仔,也會讓公司蒙受“無妄之災”,不管怎樣,每個人都得拒絕誘惑,堅守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