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擦邊球被告侵權,賣家好歹還有個心理準備,但下面這些賣家就完全一臉懵啊!
昨天,有位賣家含淚提醒其他賣家不要再使用“HULA HOOP”(呼啦圈)這個詞了,并訴說了自己的悲慘遭遇:
看很多人都在用,這位賣家真沒想那么多。之前上過這個詞的產品,一兩個月之前已經把產品下架了,產品也沒出單。盡管如此,還是在昨天收到了投訴信,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之后,又有好幾個因為“HULA HOOP”翻車的賣家發聲,同是天涯淪落人啊!
賣家A:一大早就收到了這個詞,已經找律所和解去了。
賣家B:我沒收到平臺的郵件,但收到了律師的郵件。
賣家C:我的文案都是用hoola hoop代替hula hoop這個詞,listing還是被下架了......
賣家D:去年就被投訴,現在賬上的錢還沒有被解凍......
還有賣家指出,這種有明確實物的詞被注冊成商標,真的完全出乎意料,讓人防不勝防啊!
小編在USPTO官網查詢后發現,在與“HULA HOOP”相關的27條搜索結果中,其中25個都已經注銷了。
?
但賣家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就算只有一個商標,其殺傷力也不容小覷。以下圖這個有效商標為例,WHAM-O公司早在1958年就申請了將“HULA-HOOP”注冊成商標↓
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WHAM-O還曾發起過一起案件1:20-cv-05622↓
小編從一位涉案賣家那里了解到,此案涉及的被告有925個,11月的時候這位賣家收到了缺席判決的郵件,罰金高達25萬美元。
新的一年沒過幾天,“HULA HOOP”就又惹風波。據悉,這次主要是美國站賣家收到投訴,但其他站點的賣家也不要心存僥幸。
有賣家就說德國站運動BS排名里呼啦圈鋪天蓋地,有很多人都在用這個詞,一旦被盯上,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各位賣家還是要抓緊自查產品,盡快下架并提現,以后也要離這個詞遠遠的!
綜上,各位賣家需要明確一點,不是很多人都在賣的產品就沒有風險,鐮刀可能早已經懸在頭上了,只等著收割一茬茬的韭菜,賣家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