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美國眾議院提出了幾項直接針對最大科技公司的五項新法案,其每一項都側重于大型科技公司涉嫌濫用其市場力量的不同方面,是美國針對其壟斷行為的新一輪制裁。
?
法案所針對的公司為,擁有6000億美元或以上市值,必須擁有超過5000萬月活躍用戶或10萬月活躍商業用戶的大型科技公司。雖未提及公司名稱,但這無疑限定了亞馬遜、谷歌在內的幾大公司。
?
其中一項法案即《終止平臺壟斷法》,將要求大型平臺進行結構性分離,拆分其業務。而利用其旗下平臺銷售或提供產品或服務,亦或是將服務作為訪問平臺的條件的企業均屬于非法。
?
如果法案實施,亞馬遜必須將其業務拆分為兩個獨立的網站,一個用于第三方市場,另一個用于第一方市場;當然也有另一個選擇,剝離或關閉自有品牌產品的銷售。
這就表示亞馬遜平臺將不能再提供其他公司的產品,同時也不能用自有品牌商品與平臺賣家競爭。據悉,亞馬遜的自有品牌部門擁有數十個品牌,擁有158000種產品。
?
亞馬遜平臺不得再銷售自有品牌,對于第三方賣家來說利弊到底如何呢?從表面上看,這對第三方賣家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不必與亞馬遜的自有品牌賣家競爭或將獲得更多的訂單。
?
但深究之后,第三方賣家就不能掉以輕心了。對于亞馬遜來說,新法案一旦出臺必定使其利益受損,但一代巨頭怎么可能甘心被限制,屆時它將會出臺怎樣的措施來應對呢?例如,亞馬遜可以提高平臺收費、堅持要求賣家使用亞馬遜物流、限制其平臺上價格變動等等,從其迅速增長的第三方市場中謀利。
?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法案的正式出臺可能還需要些時日,因為其必須建立在美國兩黨意見統一的前提下,而專家表示:“這是一場艱苦的奮斗。”并且,即使法案通過,這些法律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