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運輸、成本等多因素影響之下,不少公司在2021年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商贏環球就是其中一員。近日,商贏環球發布了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至少虧損3億元。
?
預虧3億!商贏環球連續五年虧損
?
商贏環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贏環球”)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虧損2.83億元-4.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持續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3.05億元-4.57億元。
?
其實,這已經不是商贏環球第一次出現業績虧損的情況了。從該公司近些年來的業績報告可以看出,公司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5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甚至已經達到了30億元。
?
至于虧損的原因,商贏環球在業績預告中表示,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美國本土受到尤為嚴重的沖擊,而公司的主營業務也正集中于美國,因此公司境外子公司的運營在2020年上半年近乎停滯,至同年下半年才逐漸恢復。2021年公司位于中北美洲的服裝工廠雖然逐步至穩定的生產狀態,但市場需求仍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從而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
商贏環球還提到,由于公司運營成本負擔較重,因此預計2021年公司經營性利潤虧損較大。
?
值得一提的是,商贏環球預計202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1.35億元,期末凈資產為2.74億元-4.11億元。與此同時,商贏環球提及,因2021年年度審計報告尚未披露,假設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公司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商贏環球近年來的業績及各項數據引起了一眾業內人士的討論,有業內人士提出疑問,導致該公司近幾年來業績持續低迷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
事實上,從近些年商贏環球接連不斷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公司一直在努力嘗試各種路線。相關資料顯示,當年的商贏環球名為大元股份,自1999年登陸A股市場后,主營業務多次發生改變,如塑料板、PVC板、服裝、螺紋鋼等,也因此一度被業內人士稱為“跨界之王”,但這些動作均未取得較為亮眼的成績,扣非凈利潤連續多年均為負值。
?
2015年,大元股份正式更名為商贏環球,并在第二年完成了對服裝企業——環球星光95%股權的收購。自此之后,商贏環球便開啟了“并購之旅”,在之后的幾年里先后完成了超過20起并購。
?
但商贏環球的各種嘗試并未取得明顯成效,公司業績仍舊沒有出現上升趨勢。尤其是自2019年以來,商贏環球的各項數據說明了公司的經營并不樂觀,全年營收僅為11.66億元,歸母凈利潤也虧損了3億多元。
?
整體來看,商贏環球曾在201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營收達到了4.3億元,實現凈利潤近3000萬元,扣非凈利潤也有2600多萬元,但在此之后便開始了一路下跌的趨勢,自2017年至2021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虧損了五年……
?
然而,業績虧損的不僅僅只有商贏環球,還有一家公司也在過去的一年中虧損了2億多。
?
銀之杰凈虧損超2億,電子商務營收保持穩定
?
近日,眾多大賣接連交出2021年答卷,有大賣業績接連高漲,凈利潤更是領跑一眾賣家,也有大賣業績銳減,虧損高達上億元。而關于虧損的賣家,不僅僅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商贏環球,還有銀之杰的業績突“變臉”。
?
銀之杰財務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在2億元-2.5億元之間,對比2020年同期的2085.83萬元下降幅度較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在2.10億元-2.60億元之間。
?
?
在銀之杰發布業績預告當天,其凈利潤由盈轉虧,促使公司當日股價更是暴跌12.24%,報15.34元,總市值為108億元。
?
而關于業績變動的原因,銀之杰方給出的解釋是,在2021年年度,公司的兩大主營業務影響較大,像金融信息化業務和移動信息服務業務受電信運營商通道成本提升及行業競爭的影響,導致其營業收入和毛利率較上年度均有所下降,營業利潤也處于虧損狀態。此外,大幅計提商譽減值也是其由盈轉虧的一大原因。
?
與金融信息化業務和移動信息業務營收和凈利潤均大幅下降不同,銀之杰的電子商務板塊營業收入較上年度穩定增長,其經營業績也保持穩定。
?
據了解,深圳銀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之杰”)成立于2007年,金融信息化服務、移動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是公司的三大主營業務板塊。在電子商務服務領域的營業收入主要是來自于控股子公司安科創新,主要以研發家居安防和日用3C電子產品等為主,擁有ANNKE、VACOS、EASEHOLD等自主品牌,產品的生產主要以外協廠商為主,利用Amazon、Ebay以及自營平臺將其產品銷往北美、歐洲和澳洲等全球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
?
由于2021年的具體業務數據暫未公布,暫時以2020年銀之杰的財務報告數據來看,銀之杰的營業收入為13.90億元,凈利潤為2085萬元,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務的營業收入為4.31億元,占據近三分之一的營收。
?
風險早已顯現,早在2020年的財務報告數據中,銀之杰就提到,其公司存在短期盈利能力風險,公司的新興業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運營資金短缺風險,公司應收賬款以及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會給公司的后續業務運營帶來一定的風險。此外,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和商譽減值風險都是影響銀之杰業務數據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對于不少大賣來說,近兩年處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快車道,是一個發展的新風口,不少大賣也因此取得了不菲的業績;但當疫情與封號的壓力雙管壓力之下,不少賣家正在被行業洗牌,越來越多的賣家因為營收和凈利潤虧損被迫出圈。賣家們需要在新的一年,制定出合理的戰略,以在跨境電商領域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