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持續(xù)的俄烏沖突,使全球眾多行業(yè)都遭受到不小的影響,據外媒消息,俄羅斯與烏克蘭作為世界重要的糧食及葵花油生產出口國,受此次沖突影響不小。
?
俄羅斯和烏克蘭每年的小麥出口量占世界小麥出口的30%,但近期的沖突使兩國的糧食出口停產,農產品,食用油等產品的價格也遭受極大影響。?
?
德國作為農副產品以及食用油的重要進口國,也受到極大波動,據了解,由于原材料葵花籽油、菜籽油等產品的供應短缺,近期德國多地超市的食用油、面粉等產品都遭到德國民眾的瘋狂搶購,甚至已經有超市出現大范圍斷貨現象。
?
德國多家超市已經開始向顧客標注限購信息,超市表示,他們注意到對食用油的需求增加,并采取了措施,例如暫時將一些顧客的銷售限制為一瓶或兩瓶。
?
除了食用油和面粉,包括許多生活用品在內,嬰兒用品、衛(wèi)生用品、廚房用品等也都被超市標記為限購產品。
?
此外,許多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超市貨架空空的照片,看似已經遭受過顧客的搶購,而德國食品貿易聯合會 (BVLH) 倡議德國民眾避免囤積物品。?
?
在全球疫情爆發(fā)初期,也曾出現過商店被搶購一空的現象,除了超市產品之外,天然氣和燃油價格也不斷上漲,由于俄羅斯在此次沖突中,被不少西方國家進行所謂的“制裁”,相關能源出口受到限制,而面對高昂的生活成本,甚至有德國金融專家給出節(jié)約燃料,較少開支的方法。
?
對于能源不斷上漲的情況,目前已經有部分歐美國家民眾舉行游行以及罷工行動,相關賣家也要及時關注目標市場的動態(tài),合理安排店鋪產品及發(fā)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