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播報
快手 Q3 財報:營收用戶雙增長,
北京時間 11 月 23 日下午,快手發布了 2021 年 Q3 季度財報。財報發布后第二天股價向上拉升 7.44%,報價 101.8 港元,目前總市值 4268 億港元,較 Q2 財報發布時市值上漲 1044 億港元,盡管遠未達到其巔峰水平,但此次漲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和投資者對財報的滿意程度。
和往期財報一樣,快手本次財報仍以國內數據為主,不過也公布了一些海外數據。
根據財報數據,2021 年 Q3 快手營收 204.9 億元,同比增長 33.4%,環比增長 7.32%。快手 2021 年 Q3 營收突破了 200 億元大關、達到了其歷史最高水平,并持續保持了營收環比正向增長的良好局面。
快手的總營收由線上營銷服務、直播以及其他(包括電商收入)三部分構成。
根據財報數據,Q3 廣告營收 109.1 億元,占總營收的 53.2%。同比增長 76.5%,環比增長 9.5%。廣告營收正成為快手變現的最大驅動力。
根據快手官方在財報中的解釋,廣告營收增長的直接原因是流量強勁增長、廣告主數量持續增長,而這種增長來源于公司積累了更多洞察、持續進行廣告平臺迭代、提高了廣告投放精準度以及廣告主的投放體驗。
根據財報數據,2021 年 Q3 快手直播營收 77 億元,占總營收的 37.7%,同比下降 3%,環比增長 7.4%。這是近 7 個季度以來,直播營收首次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停止下降。
盡管目前國內不少短視頻甚至長視頻平臺都開始發展直播業務致使直播賽道(這里不包括電商直播)競爭日趨激烈,但實際上快手的直播營收增速下降和快手自身選擇有關。
快手第三大營收是以電商營收為主的其他收入。
根據財報數據,快手 2021 年 Q3 其他營收為 20 億元,占集團總營收的 9.1%,同比增長 212.9%,環比下降 6.2%。總體而言,快手的其他營收水平并不穩定。但實際上快手的電商業務目前整體處于向上發展進程中。
營收之外,成本和利潤同樣值得關注。
根據財報數據,2021 年 Q3 快手主營業務成本為 119.84 億元,同比增長 56.9%,環比增長 11.5%。營銷成本 110.17 億元、行政成本 9.1 億元、研發成本 42.18 億元,虧損 70.87 億元,經調整后虧損 48.22 億元。
在整個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主營業務成本和銷售及營銷成本。但是實際上營銷及營銷成本上雖然同比增長了 39.9%,但實際上環比下降了 2.2%。主營業務成本仍在持續上漲中,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分成成本持續上漲、用戶增加帶來的帶寬成本上漲以及員工人數的持續增加。
北京時間 11 月 18 日,App Annie 首次發布了月度中國非游戲廠商以及應用出海 30 強榜單。
本文對入榜的廠商以及應用主要從廠商名稱、廠商所在賽道、廠商上線時間、廠商所在賽道發展趨勢、廠商業務布局、產品主要提供服務、主要目標市場、增長策略等方面進行更加詳細的解讀。
從上榜廠商來看,10 月非游戲廠商出海營收“冠亞季”由字節跳動(短視頻)、歡聚集團(直播+短視頻+音視頻社交)和騰訊(網文+長視頻+音頻社交)3 家包攬。
從公司成立時間來看,30 家上榜廠商中有 1 家成立于 2000 年以前、有 10 家廠商成立于 2000-2009 年、17 家成立于 2010-2015 年,僅有 2 家成立于 2015 年以后。
從業務類別來看,入榜的 30 家廠商基本都可以劃分至社交&泛娛樂、工具以及網文三大類下:
根據榜單數據,社交&泛娛樂占比最高完全在意料之內,但是工具類廠商能占到 3 分之一,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其中,從近一年對直播的觀察來看,不少直播 App 開始向美國、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滲透。但也有幾點不可忽視:
(1)越來多的社交&泛娛樂 App 正在搶占用戶注意力。
(2)以 Twitch 以及 Match Group 為代表的海外大廠正在努力切入直播賽道、提供社交泛娛樂實時內容,這些廠商在海外市場的高滲透,也是一股強勁的勢力。
(3)由于海外不少國家和地區進入疫情常態化階段,所以不少用戶開始離開線上、走出家門,重新開始進入線下社交,這也是為什么歡聚的直播營收在 Q3 出現下降的重要原因。
(4)坦言,從 2015-2021 這 7 年時間,直播本身已經好久沒有出現新玩法了。

另據報告,10 月熱門社交出海廣告主非探探莫屬。探探在安卓端投放廣告總數是 4.13 萬,下載量達 110 萬,收入估算為 67.3 萬美元;在蘋果端投放總數是 3.46 萬,下載量達 76.6 萬,收入估計為 260 萬美元,探探在亞太地區投放發力,熱門素材更注重女性用戶體驗。
對話安克創新陳志煒:做出了多個
「Anker」早已成為大眾心目中“最成功的出海品牌之一”。而「Anker」用了十年 3 個階段成長成為全球品牌。
安克品牌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安克主要做亞馬遜,在這個時候安克主要是根據渠道現存的需求去做選品。第二個階段改良品牌階段。在這個階段安克開始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去考慮怎樣設計出令用戶滿意的產品。第三階段去思考為什么消費者會買品牌的深層次原因。
而對于外界普遍較為關心的“做出了多個頭部品牌的安克去為什么去做代運營?”這一問題,陳志煒認為安克的品牌代運營業務和其他代運營業務有很大不同,這主要體現在 2 個方面。
一個是初衷,無論是國內電商的發展水平還是跨境電商的全球份額,中國都是全球電商發展的高峰。但對比國內電商孕育出寶尊、網創等品牌化代運營龍頭企業,跨境電商卻一直沒有跑出全鏈路服務公司的代表。究其原因,還是我們在跨境電商上的能力停留在業務拓展而不是組織能力的沉淀。
另一個是合作對象。安克在選擇具體的合作品牌的時候,一是品牌要在價值觀上與安克相匹配,二是服務的品牌應該在某個領域的研發側有很強的競爭力。這最終體現為安克百人級別的代運營團隊,只服務十來個品牌客戶。
基于多年出海經驗,陳志煒表示有兩個經驗是很多出海品牌可以去吸收采納的。首先,國內越“內卷”,海外越有機會。其次,中國品牌其實是有能力做產品的深度創新,甚至是引領行業的產品的。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兼顧市場和投資人對公司的期望,但不論是自有品牌還是代運營,陳志煒一直提到“長期主義”這個關鍵詞,這也是每一個做品牌出海的企業需要堅持的。
快時尚太卷了,慢時尚就是個好生意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慢時尚這一概念。結合海外相關品牌,筆者總結出慢時尚的產品涉及以下特點:風格保持經典統一、不被潮流裹挾;原材料環保耐用、不使用皮草等環境不友好原料;SKU 少、上新速度慢,對工人權利有保障等。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慢時尚就像是西太后 Vivienne Westwood 說的“buy less, buy better and make it last”(少買、買更好的、用持久點)。
隨著可持續的趨勢在全球時尚圈盛行,年輕的消費者們越來越關注品質和環保,慢時尚吸引的目光與日俱增。
關于中國消費者是否接受慢時尚這一問題,筆者傾向于接受。
而擴展到全球來看,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發布的《2021 年道德時尚全球市場報告》(道德時尚與文中慢時尚定位相似),2021 年全球道德時尚市場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46.7 億美元增長到 58.4 億美元,并以 9% 的年復合增長率在 2025 年增長到 83 億美元。相對于數百億美金的全球快時尚市場,慢時尚是一個“小”市場,但好處在于并不那么“卷”。
其實,無論是快時尚、還是慢時尚,都有相應的人群會買單。
就一個品牌在入場時要考慮的天花板、競爭度、以及自身情況來講,天花板更高的快時尚,門檻顯然也已經在 2021 年被資本抬高到另一個高度。而去看國內和國外的話,海外慢時尚市場屬于市場教育度高、市場空間大、但競爭也十分激烈的狀況,國內則剛好相反,但經濟發展規律告訴我們,處于起步階段的國內慢時尚市場,可能更有機會。
慢時尚興起,就有人唱衰快時尚,不過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今年 5 月發布的《2021 年快時尚全球市場報告》,快時尚的規模還在增長。報告預計 2021 年全球快時尚市場將從 2020 年的 250.9 億美元增長到 305.8 億美元,并在 2025 年增長至 398.4 億美元,“快慢”之間依然是幾倍的體量差距,但筆者覺得彼時的快也許已經是快中有慢,畢竟如今快時尚們也在探索更“可持續”的出路。
據《TechCrunch》報道,Twitter 的電商戰略目前已經進一步擴展至電商直播業務,而沃爾瑪將成為該平臺在這一版塊上的最新合作伙伴。
11 月 28 日,沃爾瑪將在「Twitter」上舉辦名為“Cyber Deals(網絡大促銷)”的直播活動,用戶將可以在觀看直播的同時購買推銷商品,同時還能通過發送推文和主持人展開互動。
Twitter 表示,此次與沃爾瑪聯合舉辦的直播活動也是對平臺電商直播功能 Live Shopping 的測試。該功能會讓 Twitter 現有的購物功能以及直播服務得到進一步拓展。
Live Shopping 將在 Live Event 頁面上方提供視頻直播節目,直播中還會為產品提供橫幅廣告以及購物選項欄。「Twitter」用戶可以在“最新”和“購物”這兩個選項欄之間來回切換。
Twitter 的電商直播平臺以此前測試的電商模塊“Shop Module”為基礎打造。Shop Module 于今年 7 月上線,旨在讓品牌、企業以及零售商能夠用 Twitter 主頁來展示產品。
除了與沃爾瑪合作的首次直播測試以外,Twitter 也宣布將推出名為“Twitter Shopping Manager”的管理工具,以幫助賣家妥善管理商品庫存,同時簡化商品上架工作。
Twitter 向外界表示,平臺不會從電商營收中提取任何抽成,此外品牌也不需要通過付費來登上直播節目。

今年誕生首個金融科技獨角獸,
菲律賓是東南亞數字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根據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最新發布的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菲律賓的數字經濟今年增長 93%,預計 2021 年規模為 170 億美元,到 2025 年有望達到 400 億美元。
以下是從報告中提煉的六大要點,供讀者了解菲律賓電商、金融科技、物流行業的現狀。
1. 迎合本地需求,當地電商開辟細分市場
2. 物流行業 2020 年呈現負增長,2021 年投資情況逐漸恢復
3. 本土金融科技巨頭獲得大額融資
4. 過去三年間初創企業數量接近翻番
5. 菲律賓初創企業預計將在未來 3 年融資 20 億美元,超過去 5 年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