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賣行為千夫所指、萬人唾棄
但跟賣又被無數賣家視為“賺錢途徑”
跟賣是在一條listing下面存在多個賣家,為顧客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讓產品價格變得更具有吸引力。
表面上看似毫無損害,背后卻給被跟賣者帶來傷害。自己一步一步培養的listing,別人卻輕而易舉地搶奪銷量。
跟賣沒有那么簡單,他們惡意利用亞馬遜政策漏洞進行跟賣,到處薅羊毛。低價搶走黃金購物車,賣家出單出現斷崖式下跌;銷量是跟賣者的,盜版產品留的差評是被跟賣者的;留下歷史低價新紀錄,會影響參加Deal活動等。
如此可恨的事就在近日發生了,一位賣家不幸被跟賣,經過一番投訴后跟賣前來承認錯誤:
一大早就收到跟賣承認錯誤,我該不該原諒?如果我不撤銷投訴會不會被搞?怕怕。也很好奇這種店鋪為什么會關心死活,都幾千個跟賣了,難道要一個個去求?

圖片來源知無不言
一看到跟賣二字,賣家們表示不吃道歉這一套!
▼
分析型
毫無誠意地道歉,說得亂七八糟,不知道想表達什么。跟賣還原諒個錘錘。
氣氛型
不該原諒,明知故犯!這種人就應該拉出砍頭30分鐘。
理性型
別放過他們,這種損人利己的事情做多了,別同情他們。
故事型
不理即可,假裝郵箱不可用,理了很麻煩。
經歷型
跟賣真的惡心人,親身經歷不撤銷就無止境的惡搞。
崩潰型
上次一個賣家來跟賣我的產品被我投訴,第二天跟賣的人給我道歉信,說是庫存發多了才想跟賣別人的產品。我覺得他可能認錯了,然后就去取消投訴。取消之后,他跑去跟賣我的另一個產品!!!!我再次舉報,又收到他的道歉信,我就沒有理他,后來就沒有發生了。
面對跟賣,我們應該在被跟賣前做準備,防止商品被跟賣才是長久之計。
01存檔所有文件資料
針對每項商品listing都截圖備份,這些資料并不是提交給平臺,而是備份下來能證明listing歸你所有。
02注冊品牌商標
在你意向注冊商標的國家的知識產權官網查詢有沒有人跟你的商標近似,如果沒有就可以注冊。
03品牌注冊
亞馬遜品牌并不是100%預防跟賣,但可以防止你的商品listing被其他人編輯。
04Project Zero
利用亞馬遜和品牌的綜合優勢,從自動保護、自助移除、商品序列化三個方面打擊假冒商品。
完成了亞馬遜品牌注冊的賣家,登錄亞馬遜品牌注冊后臺,前往Project Zero頁面,查看自己是否符合資格。
05投訴專利侵權
在獨立站或者官網上傳自己的產品,獲取外觀專利后可以投訴跟賣者。
跟賣一詞在跨境圈走到哪都有無數謾罵,還容易被有授權、有品牌的商家投訴,導致賬戶受限或者被封。所以,打算長期發展就不要使用跟賣手段,用心經營、挖掘賣點、分析用戶畫像才是長遠之路。
另外,在海外做生意的賣家建議注冊商標打造專屬品牌、申請專利,這樣才能讓你這艘船在海上行得更穩更安全。
(來源:聚德Ivy)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