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寫一篇《》里面講的比較清楚,我們的listing做了廣告后每天需要做哪些工作,今天繼續講講除去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外,面對廣告7天作為一個周期,我們運營應該做哪些具體的工作?很多人會問為什么是七天一個周期?這個我是根據自身產品類目決定的,我的類目小廣告數據積累的少一點我就把時間拉長一點了,如果你的產品類目大,你可以考慮三天一個周期做數據匯總分析。圖片來源:自制思維導圖截圖
1. 首先把最近七天的數據匯總,縱向比較;即拿著最近七天的數據與過去三周或者過去一個月的數據進行對比看看變化。大致可以從這幾個方向入手,可以從毛利潤,推廣占比,銷售額,轉化率,廣告花費等5個維度進行分析
單量與銷售額是否變少: 直接思考分析是因為廣告銷售額減少還是因為自然出單量減少了?如果是因為廣告銷售額減少的話,那我們在確保轉化率穩定的情況下,想辦法增加廣告點擊量(這里一般就是主圖、評論、廣告出價與預算方面)。如果是自然出單減少的話,優化listing的review的評級以及數量,客單價, 主圖,標題及五行、A+等方面著手。
轉化率是否降低了:如果轉化率明顯下降了,及時查看廣告的花費和點擊量,如果是花費變多了,點擊量卻減少了,那么同時CPC會變高,那我們就考慮要去優化廣告的關鍵詞及流量是否精準;如果是點擊量和花費都減少了,CPC基本不變,那就考慮增加廣告的點擊量(粗暴一點的改進方案就是廣告加出價和預算以及優化listing主圖)。
廣告的花費是不是增長了:如果明顯增加了,查看廣告銷售額是否同步增長,轉化率是否正常。如果廣告的花費上漲,銷售額(單量)卻沒有上漲,轉化率受到影響,優化其轉化率,看看最近有沒有差評產生,與此同時還要去看看listing最近有沒有斷貨的情況。
2. 除去跟過去的自己比較以外,可以嘗試去看看競爭對手的數據,或者整個類目的平均數據(這個一般可以找服務商購買),實在沒有也問題不大。一般也就從點擊率、轉化率、著手分析優化。
3. 兩方面對比完,我們要學會做好數據的分類,不同分類的數據用相對應的辦法來優化。數據我一般分為優秀、中等、較差分別處理。
針對優秀的數據:例如從毛利潤/花費這個投資回報指標上看非常有優勢,轉化率也高于平均,毛利率也高于平均水平的,這個很好辦穩中求進,適當增加廣告的投放量(不要一次增加太多)以往我嘗試過突然驟增,導致垃圾消耗增多,可以循序漸進的增加,投產會更好,甚至可以考慮適當把產品客單價略微提高一點點。下周得觀察數據點擊是否增加,調整后毛利的絕對值有沒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