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焦慮似乎已經是常態,它發生在每一次流量和單量下滑的夜晚。對賣家而言,流量無異于安身立命的根本,店鋪的出單量與它息息相關。
距離今年首個大促Prime day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然而,今年亞馬遜的整體流量增長放緩,同時其他平臺也虎視眈眈,賣家們不免擔憂:究竟今年PD能分到多少羹?
此時,我們不妨借鑒東方甄選的頓頓老師語錄安慰自己:“不要慌不要慌,太陽下山了還有月光!”
01賣家流量頻遭攔截,亞馬遜偏袒自營將被禁止?
流量去哪兒了?這是許多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百思之題。
有人歸咎于亞馬遜本身,存量市場下的賣家越來越多,一塊蛋糕怎么夠分?一些賣家認為,自己的廣告費沒給到位,在紅海之戰中給不起錢,就得不到消費者青睞。當然,還有的賣家認為,這與亞馬遜偏袒自家業務脫不了干系。
早前就有賣家反映,亞馬遜搜索界面很多產品都多了“Small Business”標簽,以及亞馬遜自營產品霸屏買家頁面,都是十足的偏袒行為,這對于第三方賣家,尤其是中國賣家而言不是一件好事,流量下滑,單量更是肉眼可見地不景氣。
圖源:微博
據外媒報道,近期美國或將通過一項法案,禁止亞馬遜等科技公司在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家業務,通過操縱搜索結果來誤導客戶。亞馬遜公司表示,如果該法案成立,這將危及亞馬遜自營Amazon Basics等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
圖源:REUTERS
亞馬遜自營等業務,確實在攔截流量方面很有一套,第三方賣家也苦于此久矣。更糟糕的是,亞馬遜Prime Day流量還遭外部多方平臺搶跑!
02這個平臺提前一天舉辦大促,Prime day流量遭多方爭奪!
雖然亞馬遜與沃爾瑪等平臺相比,在電商上的流量可謂是一騎絕塵,但是沃爾瑪也不甘示弱,近些年來頻頻出招,在國外電商領域發展也十分迅猛。作為線下零售商霸主,在立足于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對標亞馬遜,電商領域也成效不小。在月初,沃爾瑪就曾舉辦為期三天的Walmart+ Weekend,搶在亞馬遜Prime Day前舉辦,很明顯是提前截獲一波線上消費力。
不只是沃爾瑪,很多零售商都會“蹭”一波Prime Day的流量,在亞馬遜大促前后安排促銷。這不,美國零售商Target宣布將于7月11-13日舉辦“Target Deal Days”線上大促,比亞馬遜Prime會員日早一天啟動。據了解,Target Deal Days 將包括其銷售的幾乎所有商品的折扣,且該平臺品類十分豐富,包括電子產品、玩具、家居、美容產品等等。
Target的線上大促定在這個時間點舉行,其用意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買家在Target大促期間購物無需繳納會員費,這與亞馬遜的 Prime 會員日銷售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另外,如果商品在當地的 Target 商店有庫存,買家將能夠在線訂購并使用 Target 的免費和非接觸式訂單取貨和上車服務取貨。
看著這一波波流量被搶,賣家們心里不是滋味,難免心生擔憂:今年的第一個大促Prime Day會沒有多少盼頭......
03亞馬遜多舉措發力!今年PD仍可期?賣家:隨緣吧!
亞馬遜穩坐全球跨境電商頭號交椅的自信一直都在,但是說毫不擔心大促表現,很有可能并非實話。今年第一季度財報表現不盡人意,亞馬遜也在想各種辦法挽回頹勢,Prime Day大促就是一個很好的助力,為此,亞馬遜也在多方面發力。
首先,新增大促站點,為賣家提供更多流量。據亞馬遜官方表示,此次Prime Day覆蓋的站點數達到24個,是亞馬遜會員日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其次,亞馬遜在今年的Prime Day還新推出了一些功能,以此幫助消費者做好購物準備的同時也助力賣家增加銷售機會。例如,Prime會員通過訂閱功能能接收近期搜索和瀏覽商品的優惠提醒。
另外,根據Black Friday.com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8%的美國人計劃在今年的Prime Day網購,這一比重比去年增加了十個百分點。在品類方面,47%的消費者計劃在2022年Prime Day期間“狠狠剁手”,85%的買家計劃購買返校用品;8%的受訪者計劃購買服裝鞋子。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還表示在Prime Day期間只有19%的美國人會只選擇非亞馬遜平臺網購。并且,盡管亞馬遜在今年上調了Prime會員訂閱費用,但仍有95%的會員續訂,由此可見亞馬遜消費者的忠誠度之高。
相比于亞馬遜備戰的熱火朝天,賣家們卻興致平平。業內同行不久前發起了一項,關于“你們公司是否會參加今年Prime會員日大促”的調查,其中有5成受訪賣家明確表示必須參加,但另外近5成賣家卻表示不會參加。
對此,有相關數據顯示,相比2021年,今年55%的賣家Prime Day備貨量減少。今年的Prime Day,大家的期待也不算高昂,眾多賣家更是直言:隨緣吧!
寫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