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4 月下旬在越南正式上線后,TikTok Shop 已成為內容創作者和線上賣家賺錢的新戰場。
作為一名健身博主,Pham Thi Ngoc 在 TikTok 上運營著一個擁有 135000 名粉絲的賬號,根據她的說法,本來是作為一個分享日常健身視頻的愛好,現在已經成為她的主要工作。
和大多數開通電商業務的 TikToker 一樣,她也是在朋友的告知下,才知道可以利用這個東西賺錢。
“我加入 TikTok Shop 是因為一位了解 TikTok 的朋友告訴我,我的賬號有這么多粉絲,沒從上面賺錢太可惜了,從那時開始,我就考慮如何在這里賺錢,TikTok Shop 雖然最近才在越南開始運營,但我已經是上面的‘老人’了,”她說。
據 Ngoc 介紹,TikTok 上的 Shop 功能對賣家和買家來說都非常方便且易于使用,特別是目前在直播趨勢的推動下,各種優惠、打折、免費送貨等政策特別吸引用戶的注意。
她補充說,許多機構都將 TikTok 布局電商業務評估為一場從其他電商平臺/網站吸走用戶的風暴。
就賬號而言,Ngoc 主要在上面分享居家健身的內容、注意事項等,通過這些向觀眾,尤其是 24-50 歲的女性傳播積極向上的精神。

她說,目前,平均每天有 100 個左右的訂單,在不久的將來她會把這個目標定為 300-500 個/天,然后是 1000 個/天。
“我剛剛收到通知,由于賬戶信譽良好,且在短時間內有大量訂單,TikTok 將給我的店鋪安排專屬支持人員,而這將會成為我通過增加產品品類來擴展業務的動力,”她透露。
目前,她經營的產品包括運動服、家庭健身器材和化妝品等,在不久的將來,她將拓展保健食品的業務。
Ngoc 也強調,在 TikTok Shop 之前,從 TikTok 賺錢也不算太難,當然也不能說簡單。
當我的品牌建立起來后,人們知道的越多,我就越容易銷售,不過這個平臺也有很多非常嚴格的政策來保護用戶,所以賣家要注意閱讀 TikTok 的政策和規則,以免因為違規次數過多而被封號。
Ngoc 還說,一切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她曾經多次因為視頻違反政策規定而被迫刪除、發布未經許可的產品而被迫下架等等。
曾經有段時間,她的 TikTok Shop 帳戶還被完全鎖定,盡管她已經累計出了 1000 多個訂單。
雖然 Ngoc 在運營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但起碼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成交,而同樣嘗試在 TikTok Shop 做生意的 Dang Minh 就沒那么幸運了。
他說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電商,但看到很多人在 TikTok 上開店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賺到錢,他也想嘗試一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后,他決定在 TikTok 上銷售食品,每天花 3-4 個小時和家人一起直播,但每次同時在線的人數都很少,下單的人就更少了,因為是食品,所以一旦賣不掉,就會帶來更加嚴峻的庫存壓力。
另外,賣家在銷售成功之后 10-15 天才會收到貨款,因此很容易造成資金問題。“我有一家小企業,因此沒法在這上面投入更多資金,未來,我將更多地了解如何創建具有吸引力的內容,”他透露道。

TikTok 上的許多賣家都表示,讓消費者關注賬號很重要,博主必須制作吸引用戶的視頻,可以是與娛樂、幽默、知識、某個領域的技能相關的內容,也可以是分享經驗、靈感。
如果博主只是制作一些普通的視頻,不能吸引別人,興趣和互動性就會很差,也很難賣出去產品。

Minh 透露,為了在 TikTok 上銷售,他必須做出改變,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大多數買家來到 TikTok 是為了獲得全新的購物體驗。他們可以直接查看他們選擇的產品,要求賣家盡可能具體地描述該產品。此外,來自 TikTok 的促銷補貼計劃也很有吸引力,持續的免費送貨讓用戶在通過該渠道購物時更加享受。
來自 Thu Duc City 的 Hong Trang 說,她已經成為“粉絲”,并且更經常在 TikTok 購物。“以前我在 Lazada、Shopee 買東西,但從我知道 TikTok 的那天起,我真的很興奮,購物時更有安全感。我可以通過手機屏幕全方位地查看商品,使用優惠碼,而且你在 TikTok 購買的次數越多,獲得的折扣代碼就越多,”她分享道。
除了運營 TikTok Shop 的商家、店主之外,還有一些人利用它制作違反道德標準或對觀眾產生負面反應的內容,以增加作品的曝光。
例如,擁有超過 200 萬粉絲的 TikTok TT 帳戶經常收到對其賬號內容的不同意見,這位博主以他的一系列的吃辣椒挑戰而聞名。
博主還定期直播吃辣,盡管受到了網絡社區的輿論風暴,但擁有大量粉絲的 TT 也開始開店賣貨。
也有一些博主會利用粉絲的同情心,制作家庭困難“請支持購買”的視頻,吸引顧客購買他們的產品,收到了許多觀眾的響應。

胡志明市科技大學講師、心理學碩士 Nguyen Trong Nhan 在評論社交網絡賺錢趨勢的興起時表示,客觀來看,社交網絡不僅是娛樂和獲取信息的工具,也是個人打造品牌、賺錢的平臺。
不過,如果平臺沒有有效的審查機制,垃圾產品會影響觀眾,尤其是 18 歲以下的兒童。
Nhan 強調,垃圾內容會影響用戶的感知、情緒、態度并形成誤導性行為。從長遠來看,將能夠影響觀眾的道德和個性。尤其是未成年用戶,他們的意識還不成熟,在信息的接收、選擇和使用之前還不是很穩定,以后的后果真的很嚴重。“此外,劣質產品的傳播和推廣也會損害這些產品的購買者的健康,”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