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被認為是東南亞電商發展的拐點。
谷歌和淡馬錫聯合發布一份報告,提及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將急速增長,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增加兩倍至2400億美元,比前兩年的預測高出了400億美元。電子商務潛力最大,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09億美元翻倍至2018年的232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增至1020億美元。
東南亞各個國家的增速有很大差別。數據顯示,2018年,電商市場占有規模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亞,為122億美元,其次是泰國(30億)、越南(28億)、馬來西亞(22億)、新加坡(18億)、菲律賓(15億)。
東南亞總人口達到6.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8.6%,其中印度尼西亞人口已經超過了2.6億;年輕群體居多,重要的是,它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海外華人群體;另外,東南亞與中國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同時又處在連接著三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黃金位置,歷來是兵商兩家的必爭之地。
針對東南亞地區不同市場,各個市場適合哪些品類有這些:
泰國市場,服裝是泰國最受歡迎的品類,另外個人護理占比為39.4%,其次是化妝品(36.8%)、技術產品(不包括電腦和移動設備)(30.0%)和旅行(20.2%);
新加坡產品偏好排名前三分別是旅游產品(64%)、服飾和鞋子(57%)、娛樂用品(48%),其次是美容個護產品38%、電子設備32%、書籍31%;
針對越南市場來看,熱銷品為兒童用品,比如嬰兒車、奶粉和紙尿褲;
馬來西亞市場時尚服飾及美妝、玩具品類十分暢銷,增長率高達18%和23%;
結合印度尼西亞的銷量國情及賣家實際情況,想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的賣家應重點關注母嬰品類、時尚飾品、手表、家居、女士包包、手機周邊,其中母嬰品類中最暢銷的為女童服裝、兒童飾品、嬰兒服裝、童鞋、男童服裝、玩具、新生兒喂養用具和嬰兒寢具;占據時尚飾品銷量榜首的商品以耳環、項鏈、戒指為主,價位相對較低;手表也是印度尼西亞站點熱銷商品,其中男士手表可賣較高價位;家居品類賣家可重點關注裝飾、廚房用品、廁所用品、寢具和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