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提出未來人類社會,特別是中國經濟將進入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能源。
他認為,未來10-15年,制造業都會非常痛苦。依造傳統資消耗型的企業會越來越難。通過互聯網帶動了營銷,但不等于具備了明天的能力,必須思考未來制造業怎么走。一定是依造于云計算、大數據、IoT的制造業。
“制造業不會消失,落后的制造業一定會消失,技術革命將會有50年,未來30年將是應用變革深入到方方面面,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思想意識的變革。IT主要是為了控制未來,而DT是要創造未來。”
他強調,未來制造業不僅僅是制造業,而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二、中美貿易戰
馬云認為,貿易摩擦是正常的,貿易戰不是兩個月或兩年時間能夠解決,企業要做好20年的準備。
中美貿易戰為舊制造而打,以前是制造者主導,未來是消費者主導。制造者主導的時候,是大企業得益,消費者主導的時候,是有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受益,新制造不是大企業的獨家專利,而會變成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
“20年,足以讓一家中小企業成為阿里巴巴或亞馬遜”。
“他強任他強,月亮照大江”,馬云用這句話來鼓勵企業們做好長期思想準備。

三、阿里新制造
發布會上,阿里宣布成立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從事芯片的自研開發與戰略布局,構建以AliNPU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為核心的芯片戰略。
芯片是核心技術,中國和發達國家有差距。“但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
馬云還提及,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在他看來,無論是政府還是規模型企業,創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去包容錯誤,而是要明確知道,防止昨天落后的利益群體去阻礙創新。

四、機會在哪
1)未來制造業不僅僅是制造業,而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
2)未來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貿易不是集裝箱,而是包裹為主,貿易的驅動者不是哪個工廠、哪個企業,而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當制造業沒有了國界,貿易成為人人參與的時候,規則就需要重塑,傳統的貿易戰將不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