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分享一個真實的短故事:
前幾天粉絲群里有個人找到我,大家閑扯拉家常的時候聊起來近況,他告訴我他現在一個人運營55個shopee店鋪,買光了市面上所有上貨軟件,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具備了,就差來訂單了。
我承認,我震驚了。
我不是被他的實力驚嚇了,而是被他鐵憨憨般的行為震驚了。
我感覺他是不是對Shopee運營有什么誤解?
究竟是哪個殺千刀的告訴他只要通過大量堆疊店鋪數量就可以賺錢的?
究竟是哪路神仙教唆他買遍市面上所有上貨軟件就能出單無憂的?
我想過告訴他:不是這樣的,你這樣會害了你自己的!
但是看他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暫時選擇了閉嘴。
電商運營的本質就是數據的挖掘和分析。
店群、傳統電商都一樣!
后來聽說他失敗了,而且虧了很多錢,罵罵咧咧的說Shopee這個平臺坑人,根本不出單,害他損失那么多。
對此我只能呵呵一笑,深藏功與名。
文末有“瓜”吃,請大家擦亮雙眼。
……
……
應上期預告,本期來寫寫做shopee失敗的人有哪些心理。
在一個行業里面待久了,見識的人事物相對就會多很多。
我認識做shopee做成這種憨憨樣子的可不止一個。
慢慢的我發現他們都有那么幾個共同的心理。
由此寫出來給大家看看自己中招沒。
試試心理
“我就試一試”
很多人做事情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是因為:這樣既解釋了自己為什么做這個,同時也給自己前期的迷茫找到了借口
“反正我就是試試而已,不行就再說唄。”
這都是一些沒有什么計劃的想法。
沒有計劃就意味著你趕不上變化,也沒有辦法控制現狀。
?
或許你覺得自己投入不多,不會損失什么。
你在靠白嫖獲取了不少基礎知識,沒有花入資金。
但是你浪費的時間和精力是比金錢更重要的成本。
別忘了,Shopee的入駐資料都是一店一份的。
如果你這個店作廢了,在店鋪扣分清零之前,你還要擔心這個店鋪會不會被定期清理(shopee平臺會定期清理單月不出單和不活躍的店鋪)。
店鋪其實就是你的隱形資產,畢竟一個新店賣出去都能換不少錢。
?
我就不聽心理
“這個....還來得及嗎?”
真是奇了怪了!
總有那么幾個人不信邪。
我已經說過無數次了,我有綠色通道,馬來站點和臺灣站點都可以找我入駐。
如果遞交申請長時間沒有消息,可以報公司名字給我,我幫你去找經理問一下。
有的人真的是賤的慌,非覺得自己天下第一,非覺得我給的入駐通道有病毒會感染,非得自己從官網去申請。
結果等下店鋪的時候發現是馬來站點,欲哭無淚!
同樣的問題又拿在交流群里面問了一遍。
最后又來找我,問我有沒有救?
實在是服。
我這里再次重申一遍:我免費給Shopee打廣告,是因為這個平臺真的好,值得我們花精力去做!不是因為我收了Shopee的錢!我給你們綠色通道官方不會給我任何一分錢?。。∥壹儗偈窃趲驼猩探浝淼拿Γ琌K???
賣不出去就開車心理
“賣不出去-開車-出單-停止開車-少量出單或不出單-賣不出去-開車。”
你陷入這個無限的死循環當中。
這個死循環是在淘寶、拼多多上都上演過的,其最終的結果就是入不敷出。
還是那句話:在shopee這個平臺上面,在我看來營銷手段只是提升自己競爭能力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火箭。
就算你的經濟能力確實能夠支撐自己去打付費廣告戰,但若你的選品就有問題,你就算為自己帶來了流量,或許就有那么一兩個憨憨會買,大部分用戶看了都會直接略過。
因為沒有需求!
因為跟他的預期不符。
就像你在中心商業區賣劣質品一樣的道理。
慢慢的,廣告就會把你的經濟預算消耗光。
?
然后Game Over~
佛系出單心理
“管它出不出單,隨便唄”
和第一個心理“試一試”是一樣的套路:自我安慰。
大部分人做shopee的目的就是賺錢。
如果這樣安慰自己的話,那就是溫水煮青蛙有什么區別。
?國內開個淘寶店和拼多多店鋪一樣可以佛系出單。
你大老遠跑東南亞來賣貨折騰這么多,為的是什么?
選馬來站心理
“我英文好就選馬來站”
在我勸其他人,首站要選擇臺灣的時候,他們都會問我為什么。
我說因為語言和市場,還有客戶群體。
在這三點里面,最不重要的就是語言,因為語言大可以用翻譯軟件解決,或者哪怕聘請一個英語四級的客服。
但你總不能控制市場和用戶的思想吧。
這個項目前期的重點是選品和大盤市場以及受眾人群。
可幾乎所有人看到的重點都是語言,我不清楚是出于個人的優越感還是完全不懂做項目。
誠然,語言確實是核心競爭力之一。
但是你哪怕會8國語言,若沒有一個好貨在賣,想在Shopee賺到錢那也是白搭。
我不是就單純鼓吹臺灣站好,我只是想說:請各位務必搞清重點。
不得不說,馬來站和其他5站依然各有各的優勢。
白嫖心理
“群主多發點干貨!”“你講的我都懂,說點不一樣的!”
在上一篇我就講到過這個主題。
在這里我還要再講一次,因為真的太惡心了。
說實話,誰都不是義務免費回復問題的,大家都要恰飯的!
拉大家進賣家群,是需要去到處宣傳和甄別的,還得保持群內的良好交流環境,最后還有人跳出來喊著要資料、要干貨、要免費輔導、要運營指導。
天吶!
在我分享知識的這個過程當中,我遇到過很多來“白嫖”的人。
這些人基本都屬于不了解shopee平臺,在聽或看的過程當中知道shopee“還不錯”。
懷抱著試試的心態去申請店鋪,但又因為前期功課未做好,自己也是很懵逼。
那怎么辦呢?
不想付出,只想找到一個大佬,然后免費帶自己。
甚至口出狂言:“你放心,你把我帶出來以后我肯定不會忘了你的,有錢大家一起分啊!”
Excuse Me?
是誰給你的錯覺?
抱歉,我真不缺你那筆錢。
如果有人經過我的指導生意興隆了,我會由衷的為他高興。
我不需要回報,更不需要承諾。
對我最大的支持就是:信任我,付費加入我創立的商學院,一起把Shopee這個事業做好,一起進步一起討論,創業路上不孤獨。
一個嘴巴上口口聲聲喊著:我是你的粉絲。
行動上卻不斷白嫖我的成果,甚至道德綁架的。
抱歉,我不需要你這樣的伙伴/粉絲,請你主動脫粉,放過我,也放過你自己吧。
謝謝您全家咧。
?
最后重磅戲。
講述一個我真實接觸到的一個案例。
“一個人辭職運營shopee,買了幾十個店鋪和所有相關上貨的軟件。”
(聊天記錄中藍色頭像的人為當事人)
很久以前我在貼吧發了一個答疑帖,并且聲明我建了一個賣家群,歡迎大家加入。
他就是從那找到的我。
因為群內是禁止廣告的,所以按照平常的程序,每一個人我都要仔細詢問一下具體做了多久,在哪個站點(以防廣告和間諜),并且店鋪截圖看一下(當然也是歡迎小白的)。
他說自己做了三個月了,在臺灣和馬來站。
?
進群之后,他私聊問我新店上什么貨好,加價怎么加,貨代貼單怎么弄。
我一一為他講解了細節,并提供了相關的幫助。
他依然無限的在索取,而且幫助到他以后從來不說謝謝。
因為涉及到的運營知識比較復雜,而且有些東西是付費的知識內容,我明確的告知他我只能傳授商學院的學員。
?
看到從我這里嫖不到,他就去了群里來事兒了。
他很活躍的發言,要求和各位賣家交流經驗。
主動爆出自己是新手,開了幾十個店,市面上所有上貨軟件都買了(我很好奇怎么沒買我家的蝦皮精靈哈哈哈哈),一直抱怨沒出貨,流量也不高。
?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居然還能有人附和他,說準備走他的路線,求他帶一帶。(而后發現兩個人是一起的)
?
群內的小伙伴們都建議讓他去問問群主鹿爺怎么辦。
我原本想看他是否愿意出售店鋪,既然沒生意沒流量,我們就幫忙收了,反正他也運營不完。
我們商學院有部分學員想要買現成的店鋪,目前是有這個需求的。
但是他不僅拒絕了我,還馬上爆粗口(我沒有打碼你們自己看圖吧)。
我這邊心里想著這人沒救了,但其實仔細想想他也沒犯多大事兒,也就網開一面繼續讓他留在群里面。
但后邊他實在是得寸進尺,居然開始演雙簧,他和同伙一唱一和演劇本,誘導群友私聊他跟他一起做項目。
我怕他搞詐騙,果斷就踢了。
?
事情到這兒就完了嗎?
不,沒有。
我剛踢掉他,之前附和他的人又把他拉了進來。
然后我又把兩個人都踢了。
仔細想想,這倆人肯定是一伙的,說白了就是誤導群友去他那兒大量購買店鋪和上貨軟件的。
我不知道多少人上了他們的套。
?
說出這個故事的細節就是想告訴大家兩件事:
一、一個人全職精細化運營店鋪的極限就是五家左右,能力差一點的估計兩三家。因為shopee本身不是暴力上貨運營就能持續出單的平臺,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上新,選品,新陳代謝;
二、不要輕信那些個人運營了幾十個店鋪的人,他自己沒有通過Shopee賣貨掙到過錢,可能通過其他手段靠買賣店鋪和軟件盈利維生;
請各位擦亮眼睛去判斷涉及金錢交易的對象,圈內套路很多,像這樣的情況幾乎屢見不鮮。
請保護好自己的錢包。
請不要交智商稅。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