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人都在講,Lazada怎么入駐不了,老是被拒,具體原因也沒有,誰能幫忙解決啊?
Lazada平臺2012年在新加坡創立,本就是B2C模式,后來向C2C發展的過程中,受限于東南亞消費者對電商認知的缺乏,不得不于2015年對中國商家開放招商。 后來被阿里收購后,更是大力吸引中國賣家入駐平臺,因為中國制造業發達、電商發展好,賣家經驗充足。 這一舉措確實增加了在平臺上的賣家數量,然而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 諸多問題 (1)吸引了不少沒有經驗的中國賣家 有經驗的賣家還在中國各大平臺拼市場,他們已經搶占了電商的制高點,有利可圖,短期自然不太樂意到一個對電商認知極差的地方去,況且還是跨境、cod支付。 更多的是那些把跨境當作一個副業,鋪點貨、賺個外快而已的賣家。 這直接帶來的問題就是產品的質量不能有效控制,平臺上產品的主圖詳情頁也是無法直視,雖然在早期確實勉強湊合,但已經發展數年之后,現在不合適了。 (2)平臺也有需求 賣家有需求,平臺也有,他們希望真正有經驗的賣家、愿意為縮短包裹交付時間而努力的賣家、能夠提供合適品類的賣家入駐。 了解市場的人會發現,去年到今年,平臺一直在推廣海外倉、本地賣家、向賣家提品類需求、發展Lazmall等等。 平臺有數據,他們知道客戶喜歡什么,因此就希望賣家能夠給客戶提供什么;他們了解客戶對交付時效、產品介紹的要求,因此希望賣家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這不是一個靠兼職賺外快的人能實現的。 (3)賣家數量激增 不少人都聽過店鋪買賣,Lazada的一個店鋪最低200元,而且可以批量出售,這是什么概念?便宜的人人可買,先入局者已經搶占了坑位。 當然,確實存在有些稀里糊涂通過的,有些很有實力卻沒有通過的,運氣也是一種可能。 怎么解決 (1)如果你是抱著試試的態度 建議你可以花幾百塊錢買一個,根據自己性情去經營一番,如果覺得不錯,就自己注冊,不滿意,也就當交個學費。 (2)如果你確定要好好做 自己認真填寫相應資料申請入駐或者找市場上成熟的代入駐公司(找那些入駐成功再付費的)。 (3)如果你是淘寶或天貓賣家,抑或是有這方面的朋友。也可讓小二幫你處理,畢竟現在平臺也在推薦淘寶精選,無論是淘寶還是Lazada都是阿里自己人。 特別聲明:今天的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指導性意見,畢竟決定還要自己下,結果要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