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Lazada強勢推出印尼海外倉,同時又看到周圍人都在咨詢本土倉怎么做,姑且用點時間和大家聊一聊為什么做東南亞電商要走本土化之路?
01 物流 以越南為例,1kg重的包裹從國內寄到越南的國際運費為83k,換算RMB為25元,這還是在Lazadda集運的情況下; 如果是本土店鋪,走跨境物流,陸運一公斤6-8元,海運3-4元,差距為4-8倍。 02 配送時效 跨境賣家從發貨到客戶收到貨,一般的時間為12-25天。我們都曉得等待的時間越長,取消的概率越大,畢竟是貨到付款占大多數,取消對客戶來說太簡單了。 如果是本土店鋪,同城一般是次日達,其他也就3-5天。客戶體驗不可同日而語。 03 貨款結算 大家都知道,電商平臺結算貨款都是以派送成功開始計時,對跨境來說發貨就意味著成本產生,因此算下來要壓20天貨款。 本土呢,今天發貨,明天或后天收到,下周五款項就到了,時間短了一倍。 04 其他方面 跨境要收傭金,本土免傭金;跨境如果產生退貨,那這貨很可能就沒了,而本土可以直接退回到本地倉,少了一大筆損失;國內人工成本高,國外低一倍... 所以如果你已經在做本土了,堅持下去,如果還沒做,可以考慮起來了;東南亞未來趨勢肯定是本土,只是區別于官方海外倉還是自建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