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這樣的新興市場,電商發展不僅僅依靠網絡和平臺,更重要的是擁有大量推動者!
在該國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仍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除了糟糕的網絡,物流公司還發現由于缺乏良好的道路,很多包裹都無法送到客戶手中。
另外,在城市之外,運輸服務仍然很昂貴,有時花費高達商品總價值的10%。
電商平臺和初創企業通過設置取貨點(通常是購物中心或便利店之類)來解決這個問題,客戶可以在此處領取快遞。 其中一些地方甚至因此變成了“中轉中心”,在這里,購物者可以由代理商協助為其進行網購。 Posible.net最初是為支付服務開發的,但是在推出兩年后,首席執行官JG Puzon看到了該平臺的另一個潛力:幫助別人網購商品。 目前,Posible的電商網站支持客戶訂購任何東西,從個人護理產品到小型家具和電器。有趣的是,通過平臺訂購最多的物品之一是椅子。 “這些是(來自)購物中心附近的客戶。他們覺得拖拉大件物品麻煩,所以選擇我們。” Puzon說。 我們需要重視的另一個問題是:菲律賓人對網購的不信任。 根據一項研究,許多菲律賓人仍然懷疑在線銷售商品的合法性–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甚至該國兩個最大的在線購物平臺Shopee和Lazada都開設了“Mall店”,以幫助購物者區分官方店鋪與可能并不總是銷售來自合法分銷商商品的小商店。 對于Puzon而言,諸如Posible之類的服務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菲律賓客戶對網購的疑慮,因為交易是由他們信任的人(例如街角sari-sari商店的所有者)推動的。 對于這些服務,商品是線下支付的,這可能被視為與電商便利性和可靠性的前提相矛盾。 但是在菲律賓,仍然需要存在權威人物(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以向客戶保證交易已經完成。 盡管他們了解電子錢包,但出于安全考慮,大多數菲律賓互聯網用戶仍然不使用它們。 在可預見的未來,在菲律賓等國家,依賴線下渠道服務依然是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市場仍然需要各種基礎設施才能完全適應電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