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wish到低好不好做還能不能做?這就是跨境小編經常地在wish交流群上看到賣家朋友發的一個問題!事在人為,到能不能做?這個問題最好問問自己,因為除了外部因素的影響,其實能不能好,最大的影響還是看自身,有過多年運營老司機都知道:早期的wish對賣家的約束相比于其他成熟平臺沒那么嚴,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其野蠻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wish本身不夠成熟。因此,wish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甚至被巨額罰款,而這些罰款最終都轉化對違規賣家的懲罰上來。
前段時間在微信朋友圈盛傳某wish賣家因被高額罰款,拉條幅要跳樓的視頻更是讓人唏噓不已,不禁讓人感嘆wish這樣搞賣家,到底還能不能做?誰還敢做?其實仔細思考一下,這些被罰款的賣家,大多都是有違規情節的賣家,而他們的某些情節,的確會給wish帶來侵權等法律風險。為了保證公平公正以及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wish也只能采取雷霆一擊了。那么現在回到前面的問題上來,到底wish還好不好做,能不能做
?一,先了解wish的特點
wish和ebay和亞馬遜有什么不同?大家都知道ebay和這類平臺都是通過搜索關鍵詞,再通過關鍵詞的匹配來獲得流量,買家需要什么,搜索就行了。我們自己網上購物,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去操作的,都很熟悉。但是wish不是,它是采取的推送方式給客戶,把客戶可能感興趣,可能會購買產品推送到買家面前,而且會針對每個不同的買家推送不同的產品,加上一些諸如打折,限時優惠的活動去促使買家做出購買決定。那么wish是依據什么來進行區別推送的呢?
答案就是,wish采取了機器學習算法,通過這種算法學習到買家的各種數據,它知道買家喜歡什么,可能要什么。同時,也是通過機器學習算法,把優質賣家的優質產品推送到潛在客戶面前。這種精準匹配的成交率顯然會高很多,而且越是優質產品,它越會推送。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wish賣家的產品一夜賣爆,但是很少聽到ebay上什么產品一夜能有那么大的銷量。作為賣家,一定會很關心這個機器學習算法是如何學習賣家的數據的呢?
二,wish系統算法?
這個步驟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產品刊登到wish,如果wish識別到這個產品和其他產品不同,是此目錄中的新品,那么它就會推送給客戶,看是否有點擊,是否有收藏,從而獲得點擊率和轉化率的數據。當然,剛開始也不會推送那么多,不是你一刊登就出來了的,因為你的店鋪還沒有好評率和退款率的數據。所以,你的刊登出單后,你就必須第一時間將貨發出去,以便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妥投的數據和買家的好評,這樣3-4周后,你的店鋪有數據了,機器學習算法會將這些記錄下來,作為學習的數據樣本。
如果連續幾周你的數據明顯優于其他80%的賣家,那么,機器學習算法就會將這個優質產品推爆。過去那些wish大賣,其實就是遵循這個原則做的。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而事實上,往往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真的沒那么簡單。那么如何讓wish識別到你的產品是不同的呢?那么產品,怎么識別?請看下面幾點
三,產品圖片的重要性
wish系統判斷產品的圖片用的是哈希Hash算法,通過獲取圖片的特征值,wish可以很輕松地在百萬張圖片中去識別兩張圖片是否相同。所以,你現在應該知道該怎么做了,沒錯,就是優化你的主圖,讓它和別人的同類產品看起來不一樣。僅僅如此就可以了嗎?那哪成,這只是讓wish看到你的主圖不一樣而已,只是有可能獲得推送的機會。
為了提高成交可能,我們要讓圖片吸引眼球,讓買家一眼就看到你的產品,通過圖片就知道你的產品有什么作用,可以用于哪些場合。然后圖片當中不要把不相干的產品放進去,那樣很容易引起退款。除了主圖,再加幾張附圖,附圖出現的順序應該是:3-5張使用場景圖,1-2張可選款式拼圖,1-3張實力證明圖片,1-2張緊迫感圖片。最好能在附圖展現實際產品在手上的對比大小,告訴買家可對比的實際大小,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退貨。
四,wish新變化
以上是5月份前的玩法,現在wish又有新的變化包括流量調整、商品結構調整、大幅度淘汰賣家跟商品。因此,你會注意到,現在很多大賣的單量突然一下子少了很多,幾乎是跳崖式減少。而也有很多賣家,突然由以前的每天幾單,增加到現在每天幾十單甚至更多,這個就是wish流量調整的結果。與此同時,數據顯示,wish上的成交客單價也有較大的提升,這就說明wish的目標客戶將調整為具有較高消費力,對產品質量和服務很重視,而不再單一的買低價的人群,就像淘寶升級天貓一樣,這個是必然。相應地,這就要求賣家提供更有價值的商品,且服務要好。而大幅度淘汰賣家跟商品的手段就是通過罰款,讓賣家主動下架低劣產品,對侵權賣家進行封店,驅出平臺。這樣一樣來,平臺就會變得更加干凈,后面招商進來的賣家也是按照這些標準引入,可控化的管理,最終留在平臺上的賣家都是乖的,聽話的,能夠扶持的賣家。
前面說的流量調整,只是提到了調整的結果,但是具體調整包括哪些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五,流量來源與轉化?
基本上每個新品要獲取初始流量,都必須學會怎么燒PB來養店跟養詞。這個技巧必須要去研究,需要使用工具去優化。 雖然wish后臺可以讓你看到產品表現,但是這個數據還不能讓你做出最終的決策。這里重點要說的是“搜索關鍵字”這一項,一定要記住,剛開始一定要燒精準關鍵字,不要燒大詞。PB選詞的技巧,不要盯著你的產品來競爭,可以找出相關搭配的產品,去搶他們的展現。比如說:concealer = 化妝粉底,你的圖片展現在 眼影,眼線,口紅,都可以有轉化。不同的相關類目必須做AB測試,測試怎么提高點擊跟轉化。
六,同質化產品的影響?
在Related(關聯推薦產品頁面)又增加了2個新的跳失機制:一個是“別人的收藏名單(有你產品跟其他對手產品的)”,以及 Faster Shipping (快速發貨)的同款產品。基本上到這里,如果你不是最低價,或者你沒有辦法把貨放在,基本上你的產品只是別人同款的流量入口!不論PB燒多少,帶進來的都是幫同款的競爭對手在帶入流量,直到買家找到最低價格的同款。Wish做了個極度惡心的設置,就是前臺在產品詳情頁底部,增加了一個“Smilar Item with 5 – 7 days shipping”的展現。這兩點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在你的產品詳情底部,會顯示其他運輸比你快的同類產品,好不容易被引進來的買家,在這里就會有一波跳失。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wish已經沒有小賣家的空間了?別灰心,一個硬幣都有兩面,我們要知道這個也是機會。從商業邏輯上來看,Wish這次改版希望留下什么樣的賣家?
1.愿意配合Wish發海外倉,保證買家5天收到貨的賣家(淘汰沒實力小賣家)
2.產品有,有自主研發能力的賣家(Merchant Benefit計劃,吸引品牌賣家)
3.肯配合Wish燒廣告費燒PB的賣家(勾引RMB玩家)
Wish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能夠隨著平臺政策的變化而做出適當的調整和改變,跟緊平臺步伐 把每一個細節做好你也可以從小麥變成
本文跨境知道原創,轉載需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