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跟小賣有什么區別?大賣有供應鏈優勢、資金優勢、規模優勢,有很多小賣根本不可能具備的優勢。但是有一點,雙方之間沒有壁壘,那就是運營能力。《跨境智匯》公眾號創始人魚導告訴我們,選品對了,打造精品,是小賣逆襲的唯一途徑。
賣家簡介
名稱:魚導
年齡:80后90初
平臺:亞馬遜
擅長:多年亞馬遜實操經驗,亞馬遜行業深度研究和觀察者,《跨境智匯》公眾號創始人。在各大論壇和機構做過大量亞馬遜實操技術分享。精曉各種黑白操作手法,善于結合亞馬遜算法打造精品,打法落地實用,與時俱進。
魚導
Q:您是如何接觸到亞馬遜平臺的?
A:我出生在80、90年代交匯的時代,所以有人說我具有80后的沉穩,也具備90后的創新意識。我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英語專業,是教育類專業。但我本身并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不喜歡那種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所以畢業后我推掉了做老師的工作。我選擇了外貿行業,開始做阿里巴巴。雖然看起來行業跨度有點大,但是我的英語專業給了我不少便利。
畢業后我開始做國際貿易,從事傳統外貿電子類B2B幾年,隨著國際貿易的形式的一些發展,國外客戶越來越多直接進入到國內來采購,繼續從事B端外貿優勢下降,我就轉向了C端。也是這個契機,開始從傳統貿易轉向了跨境電商。
從2012年開始接觸亞馬遜,那時亞馬遜全球招商還沒開始,還需要美國公司來開通賬號,所以我們跟一些美國客戶合作。從2013年到現在,我們全是自己慢慢地去運營,可以說經歷了亞馬遜的初期、爆發期,到現在野蠻生長向秩序生長的全過程,對亞馬遜平臺還是相當了解。
Q:聽說你還做了一個粉絲過萬的公眾號,是什么驅使你經營跨境自媒體?
A:最初做亞馬遜的時候沒有交流的環境和平臺,也走過許多彎路,于是想做一些公眾號把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和賣家分享,交流越多,收獲越大,進步才越快。
Q:您現在主要的經營策略是什么?
A:我們現在主要精力是打造精品。從2013年,剛開始我們也做過是,因為最開始大家的品牌意識都沒那么強。但是到后面亞馬遜慢慢地開始規范,大趨勢轉變為做品牌、做精品,我們必須和供應商一起合作,創造自己的品牌,尋找新的合作模式。現在我們會和行業里一些比較好的工廠合作,他提供產品,我們來運營。
Q:您覺得想做跨境電商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A:不管對公司還是個人來說,亞馬遜的規則和要求都是越來越高了。現在早已經過了那種,靠幾個差異化的產品、靠幾個黑科技就能屌絲逆襲的時代。從公司層面來說,對平臺規則的認識,對客戶和市場需求的把握,對行業趨勢發展的預判,都是公司得以生存下去的關鍵因素。對個人來說,你要判斷產品的生命周期,分析市場需求,了解你的競爭對手,要具備全局觀。
早些年為什么隨便上傳幾個產品都非常好賣?因為那個時候產品不多,客戶的選擇不多,亞馬遜也需要更多的產品來豐富平臺。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從產品圖片開始就需要精細化,這些都是在考驗店鋪運營的基本功,在基礎之上還要研究產品布局。
現在做亞馬遜,要回到商業的本質上來,回到產品、市場和服務三大板塊,黑科技之類的都是曇花一現的東西,規則一邊動,黑科技就沒用了。
Q:您對團隊的管理和培訓都注重哪些方面?
A:比如說我們的員工內訓,先是培養對整個行業的行業性。比如說亞馬遜的規則,哪些紅線不能觸碰的,哪些點非常敏感,你需要規避哪些風險的地方。
另外就是系統化的思維性,就是說一款產品交給你,你用多少的時間周期,每個周期需要做什么工作,包括關注自己的排名和競爭對手的經營狀況,你都需要有個很系統的思維。
再就是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訓練,因為現在平臺規則每天都在變化,變化非常頻繁,你必須有要有應對辦法,不能只是抱怨。這一點對于公司老板和員工都是一樣需要訓練的內容。
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會面臨一個頭痛的問題,那就是人才流失的問題。員工和團隊很難帶起來,帶起來的時候很容易流失,畢竟現在這個行業準入的門檻很低。怎么樣能夠留住人呢?我覺得可以把崗位分得細一點,就是說每個人都只是在這個系統的一部分,而不是全盤,同時根據不同員工不同的特長,安排不同的崗位。比如新來的員工可以讓他去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那核心的員工就讓他負責高稍微高階一點的事情,比如說CPC推廣節奏把握等等。然后領導要學會給員工畫餅,讓大家有凝聚力。一個老畫餅的老板是一個壞老板,從來不畫餅的老板是一個蠢老板。
Q:你打造精品有什么秘訣沒有?
A:任何一個產品,它的生命周期是越來越短,平均6到8個月一款產品。也就是說,小賣家可能會遇到供應鏈的壁壘,遇到資本的壁壘,遇到規模的壁壘。但是有一點,就是運營方法上面,大賣小賣都是一樣的,中間沒有壁壘。
資本力量正在進入這個行業形成巨頭,小賣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但小賣并不是沒有生存空間,運營能力就是小賣逆襲的關鍵。對比一下國內的電商平臺,沒有一個被大賣壟斷,亞馬遜也不可能。平臺本身是需要豐富的商品來支撐的,具有創新意識的產品會不斷地進入平臺。
那么我們說該如何創新產品?其實就是滿足更多消費者更具差異化的消費需求,提供更優秀的消費體驗。產品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但是消費需求是無限的,有成千上萬的用戶需求,就有成千上萬的創新商品。具備創新意識的商品就是精品的雛形。
總而言之,消費需求不會允許流量流向寡頭,流量被寡頭壟斷后,就會造成消費需求和寡頭之間的規則失衡。產品只要跟著消費者走,而不是跟著寡頭走,就一定會有市場。在經過時間的打磨,商品就變成了精品。
舉個例子,曾經的諾基亞幾乎壟斷了全球手機市場,但是面對蘋果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也會潰不成軍。盯住市場,你的能力和眼光就會不斷提升。
Q:對于最近亞馬遜刪除review的熱點話題你有什么看法?
A:這其實就是一件關于規則的事情,遵守規則繼續生存,破壞規則就死亡。很多人會糾結于:我不刷,別人刷,我就得死。
其實早期亞馬遜也是允許這樣做的,因為亞馬遜需要這些豐富的商品和反饋,哪怕是虛假的。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規則變了,而且變化規則的權力在別人手上,你只能適應規則。而不是想當年的好日子,現在只剩下抱怨。
現在的情況是,亞馬遜給你畫了很嚴格的紅線,不允許你去踩了。不能改變規則,就要學會適應規則。那我會建議增么樣呢?近期的話,留評的頻率放慢,盡量降到10%以下。然后還要需要通過一些大量的出單,讓這個留評顯得合理。切記,不要貪多,不要失去理智的判斷。
Q:最后請給大家幾點小建議。
A:關于選品我說一下吧。
1、平臺大數據選品的模式很好,但是這種產品更新迭代非常快,要做這種模式你就得更快。
2、雞蛋不要放在一個欄里里面,我們可以多賬號操作,攤平風險。
3、不要一上來就說想做,一天200單。多選幾款,每款出個30、50單。記住優先保證利潤,而不是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