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有聊到一個關于團隊運營能力的話題,大家覺得現在信息都比較透明了,運營玩法和思路基本上都知道,在運營端也沒有什么秘密可言了,而且能夠提供各種配套資源的服務商也挺多的,那為啥有的運營團隊還是那么強,一般的團隊很難超越呢?
01對于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核心還是在于團隊的落地執行能力以及是否具有精細化運營的思維。在當前的市場情況下,這是一個亞馬遜運營團隊到底能不能打仗最關鍵的因素。
要知道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爆炸,天天各種公眾號,各種短視頻,各種線下大會,付費培訓給了每一個運營多到爆棚的信息和資訊,要知道信息多了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信息本身就是魚龍混雜,如果不具備很強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就在海量信息里面迷失,而且接收外面的信息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自己親自實踐的也就隨之越來越少。而且,很多運營團隊還是陷入前幾年那種粗放式運營里面很難抽離出來,粗暴的認為只要往死里,外加廣告對沖就能夠打造,整體的運營模式非常簡單粗暴。其實這些思維方法早已過時,在流量越來越貴的如今,只有精細化運營才能夠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和提高人效。
“提高落地執行能力,強化精細化運營”,說實話這些聽起來似乎很虛,很多亞馬遜老鐵可能覺得作為口號喊一喊是可以的,但是真正要去做卻不知道從何處開始入手。
02為了方便各位理解,我給大家講幾個精細化運營和落地實操的案例:一方面能夠讓大家真正認識到精細化運營的價值以及具體的操作思路,另一方面也給大家分享幾個的運營細節思路,希望能夠對PPC運營工作有所幫助。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做亞馬遜PPC廣告的時候,廣告數據的反饋對于我們后期的投放和優化工作異常重要,具有相當大的指導作用。如果你得到的廣告數據不精準不準確,那么一定會對你后面的廣告優化策略有非常消極的影響。但是不知道各位老鐵是否清楚,很多時候我們拿來賴以參考的數據,其實都是不精準的!
看到這里估計有很多老鐵不太服氣,覺得亞馬遜后臺直接展示出來的數據,怎么會有問題呢?如果后臺直接反饋的數據還不準確,那應該就沒有準確的數據了吧?各位先不要急,聽我慢慢來講。
首先后臺反映出來的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差,這個誤差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廣告銷量的統計存在誤差
第二,廣告數據的整體反饋存在滯后
我們先從第一項“廣告銷量誤差”開始聊起。亞馬遜的廣告有一個概念,我們稱之為“轉化窗口期”,這個窗口期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時長,而是一個時間段的概念。如下圖所示,主要描述的是廣告產品被消費者通過廣告點擊以后,到最終產生購買的一個時間周期。
圖片來源:某亞馬遜廣告投放agency
可能有的老鐵還不太明白“轉化窗口期”是啥意思,給大家舉個例子:假設你的廣告被買家在周一點了一下,但是這個買家在周一當天并沒有購買,只是加入了購物車,過了四五天以后,這個買家在周五清空了購物車,買了這個產品,那么從周一到周五這個時間我們就稱之為廣告的“轉化窗口期”。按照廣告的數據統計邏輯來說,周五成交的這一單最后還是會算到周一的廣告整理數據里面去,因為點擊是周一點的,只是說真正的購買時間被拉長了,但是這個銷量還是算周一的廣告銷量。
那么這種銷量滯后的情況有多少呢?大家可以看一看下圖,應該能有一個全方面的認知:
圖片來源:某亞馬遜廣告投放agency
如上圖所示,在所有轉化了的廣告訂單里面,其中80%的購買都發生在產生點擊的當天,這個數據也不難理解,大部分人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都會直接購買想要的產品。但是各位老鐵要注意的是,其中20%的購買都不是在當天完成的,如果你總量足夠大的情況下,百分之二十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而且在點擊之后的七天,也只有95%的購買完成了,還有5%的購買會發生在一周之后。
試想一下,很多賣家看到當天的數據不好,就會馬上去調整廣告的競價以及預算,甚至有的人一天都會調整很多次,他們大概覺得加大優化的頻率能夠極大提高優化的效率,從而讓廣告做的更好。如果所有的數據都是實時反饋的情況下,這么做固然沒問題,但是你當天看到的數據,特別是銷量數據,都是之前的,因為真實的銷量數據你至少要等待一周的時間,才能實現95%的銷量數據精準反饋。如果廣告銷量數據不準確,那么轉化率就是不準確的,這種廣告數據會對你的優化策略產生很大的誤導作用。
而且上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不知道各位老鐵是否注意:在和網一之前,在廣告點擊當天產生購買的比例出現大幅下滑,因為大部分人在黑五網一之前會先選好心儀的產品,然后在大促當天直接購買,這樣就會導致當天即時購買的數據出現大量的下滑。
所以在大促之前如果廣告數據表現很差,各位不用擔心屬于正常情況,也不需要去做任何額外的優化調整。
03講完了第一項說的銷量數據延遲反饋以后,我們來看看第二項,也就是整體的廣告數據滯后。
這里提醒大家一句,不管你是直接看亞馬遜賬號后臺,還是通過第三方工具對接廣告API來看,其實數據的及時性是一樣的。有很多PPC工具說他們直接從API獲取的數據,會比后臺反饋的數據更及時,這么說是不對的,如果有這么說的純粹就是忽悠賣家了。
據我們觀察發現,基本上所有的廣告數據都至少會有12個小時左右的延遲,有的時候可能延遲時間會長達2-3天,具體體現在廣告銷量和訂單數據,以及廣告的點擊數據上面。各位老鐵應該有經歷過新品剛開廣告一天的時間,就馬上去看數據的情況,發現只有點擊沒有轉化,瞬間心里拔涼拔涼的,其實真實情況是并非沒有轉化,而是銷售數據反饋有延遲,需要至少12個小時才能夠完整的展現出來。
另外,廣告點擊也會存在一定情況的延遲,這種延遲不是因為數據反饋滯后的問題,而是流量過濾問題導致的。因為亞馬遜廣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無效點擊,最典型的就是競爭對手故意去點你的廣告,這些點擊在點的時候一般都會馬上在后臺體現出來,但是過了2-3天亞馬遜就會進行一次流量的過濾,過濾掉那些系統判定的無效點擊,所以很有可能過2-3天以后你整體的點擊數量會變少,這種情況經常有發生,大家可以去留心觀察一下,記錄每天的點擊量和最后廣告的billing report里面記錄的點擊做一個對比,你會發現其實不少無效點擊都被過濾掉了,只是你平時沒有注意而已。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你發現你的廣告點擊量異常暴增,而且最后還是被亞馬遜扣費了,你就可以開case提交近期數據對比,以及數據異常的證據,以click fraud為名義,向亞馬遜提交申訴,要求進一步增大流量過濾的力度。
所以,我們結合上述內容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我們想要根據最新的廣告數據表現情況來對廣告做針對性調整和優化的時候,至少要等待一周的時間,最好是兩周。建議各位老鐵可以以一周或者兩周作為一個廣告的優化周期, 根據1-2周的廣告數據表現來做下一個階段的廣告優化調整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更科學更準確的廣告優化決策,記得千萬不要看到數據不好就馬上進行競價和預算以及關鍵詞的調整,這樣往往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果說本來分析的方法和優化調整的策略都是沒問題的,問題本身出在廣告數據的不精準上面,那樣就太可惜了。
寫在最后
上述對于這些細節的注意,以及把這些細節點真正的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就是亞馬遜精細化運營最好的體現。其實在亞馬遜運營工作中,類似這些被運營忽略掉的細節還有很多,把這些細節的點都注意到了全部考慮進去了,我們就可以極大的提高推廣和投放的效率,以及極大的降低投放和推廣的成本。
今天的內容就和大家聊到這里了,在這篇文章的評論區,也歡迎各位老鐵分享一下對于團隊落地執行力以及精細化運營的一些看法和理解,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提,如果有不錯的點我會作為下一次干貨文章的寫作主題,歡迎大家充分討論交流哈!
來源:MOSS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