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受疫情以及行業洗牌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跨境電商行業在不斷優勝劣汰。而賣家為了更好的存活下來,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也是屢見不鮮。近日,一位賣家的產品因被競爭對手頻繁惡搞,忍無可忍,開出了巨額獎勵,吸引知情人提供信息。
筋膜槍產品被惡搞,懸賞50萬找幕后黑手
據微博上一位賣家爆料,在朋友圈看到一位銷售筋膜槍的賣家,因為產品多次被同行惡搞,只好向知情人士需求幫助,如有提供信息者,將獲得50萬元感謝費。
具體內容如下:
“今年是亞馬遜電商賣家最艱難的一年,我們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現在又遭到了同行的瘋狂攻擊,敝司一直遵循著陽光下的競爭法則,不管之前遭受到多少惡意攻擊,始終保持初心,從來沒做過任何反擊。如果哪家公司對我們有意見,請與我們當面談。美國筋膜槍的圈子很小,數來數去就那幾個公司,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類目,都是掙點小錢而已。攻擊我們顯然是達不到你的最終目的。如有相關知情人員提供攻擊我司品牌YOSSOA的信息,我司將予以50萬元的感謝!并對提供線索者保密。”
從該賣家發布的圖片來看,產品鏈接已經變狗,造成的影響比較大。如何找出幕后黑手?
就如同一位賣家所說,“你要有足夠的證據才行,圈內人都知道是哪家公司。”
美國筋膜槍的圈子小,就那么幾家公司,想要確定是誰惡搞的并不難,關鍵就是缺一個證據。
評論處不少同行表示,懸賞50萬很容易就能獲得信息,甚至不用50萬,5萬就會有人愿意提供證據。
此次,該賣家開出如此巨額的感謝費,想必也是有了萬全的把握,只要能吸引知情人士提供證據,證據確鑿后,就可以讓對方的店鋪受到相應的懲罰。此次信息公開,或許也是側面給惡搞的賣家敲個警鐘,如果對方能因此收手,自然是再好不過。
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不過是兩敗俱傷
都說商業競爭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如今的跨境電商行業充斥著明爭暗斗的氛圍。在利益面前,多少人不惜使用過激的手段,只為搞倒對方,成就自己。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也深切感受到,跨境電商賣家之間的惡意競爭已經是見慣不怪的操作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如今被競爭對手多次惡搞,還能堅持正規運營的賣家已經不多了,甚至上述賣家的反擊依然是以光明正大的方式發起的。多少人因為對手的惡搞,同樣以惡劣的手段回擊對方,結果只會令雙方陷入無休止的爭斗中。
近日,一位賣家才講述了一個內卷的故事,在一個藍海產品的市場里,賣家們一片和諧,價格都在50-60美金之間,大家一起賺美金。然而有一天,突然出現了一個38美金的產品鏈接,開廣告后一星期內就沖上了BS,直接排在了頭部鏈接前面。
(圖片來源:跨境)
該賣家有點看不下去,他表示,“后面越來越多新鏈接做這個產品,一旦有38,就會有35,29,19美金,到時候沒得玩了。”
對于這個案例,賣家們的立場各不相同:
有人表示,市場是自由的,自己想定什么價就定什么價,別人無權干涉;
也有賣家持反對態度,做什么事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做之前要掂量一下事成之后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如果他被其他賣家惡搞,甚至整個類目群起而攻之,他也阻止不了。
如果說,賣家在產品供應鏈上真的有成本優勢,以低價搶占市場,可以少賺一點利潤,其他賣家確實無權多說。公平競爭的話,其他賣家只能拿出更有優勢的價格,或者在產品上多下點功夫,以產品品質、創意取勝。
但是,如果是使用非常手段,挑起行業內卷,這種情況必然會引起其他同行的反擊。
有賣家透露,曾經就有一個藍海市場被國內一家公司搞亂,通過低價,讓小類目top50里面有30+個商品都是他們家的,逍遙半個月之后,原本的前10名賣家聯合反擊,直接讓攪局者的所有鏈接和十幾個店鋪在平臺上消失。
我們不倡導使用惡劣手段反擊對手,但也不做最先挑起惡意競爭的人,不論是哪一方,最終都得不到好處。況且,亞馬遜近幾年一直在整治惡意競爭,如果你去惡搞別人的產品被抓到證據,依然會受到平臺的懲罰。
如同筋膜槍的賣家所說,大家都是賺小錢,攻擊別人也不能賺大錢。與其兩敗俱傷,不如公平競爭。你可以憑絕對優勢取勝,但不要使用太多手段,行業和諧,才能創造共贏。
(文章來源:海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