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年后貨量、運價回升,集裝箱航運業市場的繁榮將持續,航運公司紛紛將獲利轉投資造船買船,萬海趕在年前先買船卡位,28日公告以每艘4,3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11.93億元)取得1,781TEU貨柜船兩艘,交易總金額達8,600萬美元。
萬海不計成本買船
這兩艘船只將在今年第二季與第三季就會分別交船。船舶中介商指出,這兩艘船由揚子江造船廠建造,原造價2,300萬美元,萬海加高86.96%買進,應該是看中船只交船在即,可以立刻進入市場賺取今年的超高運價。
臺灣媒體介紹稱,“這兩艘船只是由大陸一家航運公司賣出,雖然賣價超高,但并非最高,中介商指出,近日法國達飛航運向香港船東買進的一艘可裝載1,756箱同級船,買價高達4,500萬美元,但達飛這艘船今年2、3月就會交船,可以更早一點開始幫公司賺錢。”(延伸閱讀:→訂艙困難,一中國大貨主被逼下單訂造一艘集裝箱船)
更瘋狂的集裝箱船買賣市場
另據信德海事網了解,近日希臘船東Dioryx Maritime出售旗下一艘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舶獲得驚天高價。
具體而言,該公司將旗下一艘4250TEU的名為Ionikos(2009年建造)的集裝箱船舶出售給一位亞洲集運公司,售價高達驚人的9500萬美元!
有經紀人表示,9500萬美元的這一價格約為比三個月前同類集裝箱船的售價高出了33%/3200萬美元。??
經紀人稱,考慮到目前集裝箱船舶超高的租金,這個價格也反映出一定的合理性。為了能夠及早的獲得船舶,目前的集運公司是愿意拋出高價來搶奪運力的。
因為隨著租船目前變得越來越昂貴,租約市場也從此前的幾個月延長到幾年,較小的承運人發現,由于存在潛在的交易對手風險,很難獲得船只。? (近9億!近10歲老船賣出天價,集運公司繼續搶奪運力,租金也繼續沖破天)因此,對于小型航運公司來說,支付“天價”購買船只可能是填補其班輪服務缺口的唯一途徑。??
搶船有理
業界表示,亞洲生產基地陸續停產過年,全球鏈順勢可以喘口氣,有助紓解塞港。按往例,SCFI封關日下修1%~2%都算正常,2022年僅下跌不到1%,顯示海運需求仍在,加上大陸就地過年者眾,據此預估許多工廠開工時間將提早,元宵節或農歷正月過后,貨量、運價就會逐漸回溫。
SCFI最新報價顯示,全球各航線運價農歷年前最后一周進入盤整期,美東線每40呎柜運價下跌3.1%、至10,985美元;美西線每40呎柜運價小跌0.23%、至7,957美元;歐洲線每20呎柜運價小跌0.03%、至7780美元;東南亞線新加坡航點每20呎柜運價下跌1.78%、至1,483美元。
由于2、3月沒有大型年節趕貨潮,因此市場預料,第一季海運將以庫存補貨、遞延出貨為主,加上歐美商品需求仍然殷切,美西碼頭工人6月換約,貨主也可能提前拉貨,旺季提前報到。
此外,全球最大自由貿易經濟體系(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2022年上路,推升多邊貿易量逐漸增加,亞洲區域海運需求看好,支撐高運價續行。
運力主要部署在亞洲區間的萬海積極擴張運力,2022年將有12艘新船交付,包括四艘2,038TEU、六艘3,013TEU、兩艘13,100TEU,及六艘二手船交付,除最新公告砸逾23億元,購入兩艘1,781TEU貨柜船之外,還有三艘1,800TEU、一艘2,500TEU貨柜船等。
(文章來源:信德海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