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滿滿的冬奧會剛剛閉幕,俄烏的沖突瞬間升級,戰勢緊張。除了祈禱爭端早日解決,世界和平,一部分遠在國內的跨境賣家悲催地發現:“怎么俄烏打仗倒霉的又是我?”
直接的,受“導彈”影響,中-烏、中-俄之間的跨境貿易訂單斷崖下跌,甚至直接叫停。間接的,更多的船擠往歐洲各大港口,歐洲大港擁堵加劇,跨境電商賣家的上架日期,或將再一次被拉長,運輸成本進一步拉高。
撐過了2021年的“史上最嚴封號潮”、運營成本不斷上漲、價格戰內卷不休,沒想到2022仍不消停。再仔細問問身邊的賣家,嚴峻的形勢下各有各的難處。
賣解壓玩具的老秦直說“2021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他們整體業務量漲了5-10倍,但是利潤率只漲了1-2倍,利潤被一些中間因素吃掉了,物流成本過高、清關查驗困難成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到2021年底,集裝箱運價已經從1300美元攀升到4000美元不止。
還有賣冬季產品的徐先生,貨運時間從海上到美國長灘港生生被拖長,很可能9天船都進不了港。不只是他,還有好些冬季季節性賣家,明明從夏天8月份就開始發貨,愣是在海上漂著或者在港口堵著,完美地錯過了整個旺季。
韓總是亞馬遜家居品類的老賣家了,巔峰時期手上同時經營著5個店鋪,在線熱賣商品百來件。“封號潮”之后,只剩一個比較優質的店鋪開著,利潤和銷量雖然還算穩定,但是發展明顯有些吃力,錢都在貨款里。
韓總總結道:一方面持續受價格戰的影響,一波又一波不計成本愿意虧錢的競爭者入場,攪得生意很不好做;另一方面也是被“封怕了”,束手束腳不知道游戲該怎么玩,新品上得也慢了。干了多年跨境電商,到頭來算筆賬,卻只能苦笑自嘲,做成了“跨境慈善家”。“感覺每天都在想要不要接著干。”
在這僵局之中,韓總收到“亞馬遜品牌收購方( Aggregator)”遞來的收購邀約——他能夠以年凈利潤的3-5倍的價格將亞馬遜品牌出售給收購方,一次性獲得巨額現金,并有希望連續1-2年分享品牌的成長紅利。對于韓總來說,這無疑是從風險重重的電商經營中抽身,把未來收益穩穩放入口袋的好機會。
韓總驚喜地發現,不同于傳統的品牌轉讓,與品牌收購方的交易進行得非常迅速順暢,以往磨嘰大半年也沒有準話的事,現在2-3個月內就交割完畢了。不僅如此,估值十分公道爽快,憑借店鋪多年積累的口碑、好評和排名優勢,韓總最終以年凈利潤4倍的價格賣掉了店鋪,并在簽訂資產收購協議APA后一周內就收到了80%的現金打款,之后3-6個月陸續收到20%穩定尾款。
“現在看著銀行卡余額有種真實、踏實的感覺,做亞馬遜四年多來賺的錢都在貨款里面,還總是擔心同行惡劣競爭、貨能不能及時入倉趕上促銷或者旺季……”
“沒有后悔賣掉品牌,現在才知道,巧借資本的力量,有潛力的品牌是可以快速做大做強的,如果我自己做,很多時候是力不從心的,比如缺少現金流、布局不好社交媒體渠道,這樣就限制了品牌的發展,很難形成品牌效應了。”
當前正是“電子商務整合的零點”。亞馬遜品牌收購方的商業模式自2020年初得到初步驗證后,便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本,2020年末,全球亞馬遜品牌收購方接近10億美元,2022年1月,總融資額就已經超過130億美元。美國、加拿大、法國、韓國、日本、印度、中國在內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亞馬遜收購方的身影,短短1年內,中國就有超過30個品牌完成了收購交易。
對于中國賣家來說,優秀品牌在市場上必然是搶手的稀缺資源,極有可能被多家收購方青睞,最終以共贏的價格成交,值得參考的是,截止去年年底,全球范圍內單筆最高成交金額4000萬美金,平均每筆成交金額450萬美金,一步走上人生巔峰不是夢!
截至今日,這個模式運行得如此順利,正因為其本質上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交易:
1. 對于賣家來說,不賣是堅守,賣是選擇。出售品牌只是一種創業成果提前變現的選擇,不僅能夠一次性獲得3-5倍的年凈利潤現金收益、規避未來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各種風險。出售品牌的賣家,有的用這筆錢買車買房,有的卸下了經營的責任重擔、贏得了更多自由自在的時間,有的為下一次創業積蓄了力量。
2. 對于收購方,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資金、人才、專業資源優勢,幫助許多遇到發展瓶頸的“夫妻店”模式的品牌迅速獲得銷量突破,幫助品牌走向更多的渠道、更大的市場。
3. 對于亞馬遜平臺本身,也樂于見到更多像Anker這樣的有著深厚亞馬遜基因的品牌成長起來,自然對于“品牌化”是支持的。
對于中國賣家而言,不論是對亞馬遜收購方略有耳聞,還是躍躍欲試想要接觸,又或者是與一些收購方打過交道,仍免不了疑惑:什么樣的店鋪是收購方青睞的?除了一次性的現金回報,我還能獲得什么?最重要的是,這些收購方或許了解海外市場,但他們真的理解中國供應鏈市場嗎?我的品牌交給他們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markai馬開集團的出現,為中國賣家出售自己的品牌,提供了一個更暢通友好的渠道。markai成立于2021年,獲得來自Pear VC、Signia(阿里巴巴早期投資人)、WTI(Google, Facebook早期投資人)、和等知名海外基金及公司的千萬級美元種子輪融資。自啟動以來,markai已經積極與眾多國內品牌接洽,多筆收購正在推進中。
此外,markai更是用其公平、高效、靈活的收購流程及團隊優勢,回應了上述賣家們的疑惑。
1. 專注中國中小賣家。markai創始人們對中國中小型跨境電商品牌所在處境有著深刻的洞察和分析,關注到融資困難、現金流緊張、不了解西方消費者、沒有專業化的品牌運營思路及營銷經驗、無法多渠道的發展等一系列難題。因此,不同于主攻歐美市場的獨角獸收購方,markai專注小而美的中國中小賣家——目標品牌是在某個細分領域表現較好的獨立品牌,店鋪收益健康、排名靠前、低SKU低迭代、年銷售額大于50萬美金,年凈利潤在20萬-200萬美金左右。
2. 增長分紅。markai收購賣家的品牌時,不僅會以年凈利潤的3-5倍來收購,同時還會給到品牌增長分紅,即品牌在markai收購后的運營下實現了增長,那賣家將連續1-2年獲得利潤增長部分的分紅。
3. 公平高效的收購流程。markai相信品牌的成長潛力,并根據品牌的實際情況商議差異化收購方案。得益于團隊豐富的收購執行經驗,markai從接洽商家開始、到展開盡職調查、完成簽訂合約、亞馬遜賬戶轉移、境外再注冊和資源整合,完成全流程最快只需要45天。
4. “中美混血”基因,確保橫跨兩國都是“本土作戰”。聯合創始人任辰宇和Tim Spencer在斯坦福商學院是MBA同班同學,他們分別在亞太、北美擁有多年的咨詢、投資經驗。目前,markai已經在上海、深圳、硅谷組建了一支精英團隊,覆蓋賣家接洽、品牌收購、供應鏈優化、店鋪運營與市場增長等環節。團隊成員來自亞馬遜、Shopify、阿里巴巴、普華永道、澤寶、華強集團等中美企業。markai的出現,無疑迭代了國內品牌聚合的新模式,加速推動國內跨境電商向品牌精品模式轉變!
如果您有意向把店鋪(品牌)出售給markai馬開集團或者想了解店鋪估值,請掃描下圖二維碼提交表單后添加markai投資經理企業微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