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年輕人流行起在“內卷”和“躺平”兩個詞中反復橫跳。作為90后,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技師學院教師楊金龍認為,要理性看待內卷,既要積極面對競爭,也不能被“卷沒了”。
或許在大多數人眼中,“內卷”和“躺平”兩種極端都不是最好的狀態。但在“卷王”跨境人視角,似乎所有從業者都達成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共識。
就在最近,網傳“深圳某跨境公司員工加班后下班到公司樓下突然暈倒”的消息在跨境圈不脛而走。據賣家爆料稱,該公司的位置位于固戊,暈倒員工或因低血糖,被抬上救護車。
“看完直呼心疼自己一秒鐘,然后繼續上貨吧!”一賣家說道。
加班成癮!跨境運營人直呼:“大小周何時是個頭?”
眾所皆知,近幾年來,中國跨境賣家群體已經相當龐大,逐漸成為全球跨境電商數量最多且交易金額領先的群體。根據海關總署統計與有關機構預測,2021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7.73萬億元,預計到2023年,整個市場將持續目前的增長態勢,交易規模或將突破9萬億元。
伴隨著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勢頭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賣家若想在激烈的市場份額爭奪戰中分得一杯羹,屬實不易。過去亞馬遜操盤手“如有神助”,而如今越來越多賣家愈加感覺像是“跪著”掙錢,這其中涉及人員管理、財務、合規化等都會成為企業發展的“攔路虎”。且置身于波云詭秘的行業現狀中,政策亦是朝令夕改,賣家處于十分被動狀態。
由此種種窘境之下,賣家被迫走上了“加班”絕路,且廣為議論:
有的呼吁——跨境電商行業的老板們放過彼此,是時候取消大小周了。這一代打工的90后們,明天身心健康的你會感謝今天沒有透支的你,00后會感謝90后,感謝我們為了更好的未來努力過。
有的抱怨——多上一天班并無實質性意義,周末上班容易消極懈怠,而即便是工作日上班在座的各位也有大把的時間摸魚。現如今,年輕人越來越注重福利待遇,雙休是90后們謀福利“最后的倔強”。
有的苦撐——90后不是沒有堅持住自己,沒有人喜歡996, 007,資本是嗜血的,在沒有能力對抗的情況下,絕大部分人只能選擇妥協,因為得活,活下去才有機會翻身。
還有的慶幸——杭州某海外投放服務商,已經放棄周六對客戶服務,改為雙休。工作效率拉滿不多,但重要的是少了周六死氣沉沉的團隊氛圍,大家都倍感愉悅。
請對“摸魚式加班”say no,人手必備運營工具值得一試
“做跨境電商運營真的太憋屈了!”這幾乎成為了時下眾多跨境賣家的心聲。
一方面,源于跨店鋪管理難度攀升。若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實則并不能帶來銷量的同步增長,且受疫情影響之下,很多賣家紛紛轉向產品,但廣告投放策略過于激進,為防止不良商品的流入,跨境電商平臺紛紛出臺廣告投放的限制政策,由此賣家合規風險大增;另一方面,語言團隊與產品線管理脫節,跨團隊交叉績效考核困難,人才難以形成規模化,以及翻譯外包價高,打破所有現有刊登流程。
除此之外,賣家還面臨著庫存管理混亂導致找貨難甚至貨不對版的窘境。據悉,賣家后端SKU管理十分繁瑣,即便偶爾出單的產品也需要團隊跟進、采購,“太費力氣”。與此同時,伴隨著海外電商平臺上中國賣家數量的增多,賣家圈“價格戰”、“同質化”現象恒生,此時,若要在不斷“內卷”中繼續生存,就需要精品化運營。
試想一下,如果將耗時且重復性的工作交由系統軟件來完成,把更多時間精力放于企業策略方向以及流程方法優化上,真正解放運營的“雙手”,毋庸置疑將大大提升公司運轉效率,減少損耗。
而一款真正實用的運營工具軟件,至少須具備下列幾項功能板塊:
·多站一點式管理:將多個賬號的買家信息統整,無須再切換登錄不同的Seller Central,節省售后服務的時間,并提高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有效提升廣告效益及產品曝光:每周自動更新亞馬遜最熱門的關鍵詞,使商品在搜尋時排位更靠前。精準查詢針對商品的關鍵詞,增加廣告的命中率及導流效率。
·最大利益化店鋪:透過分析競爭者,制定出最佳的定價策略,亦有提供大數據演算模塊,更能精準預測銷售額及利潤。
·豐富精致準的商品信息:提供一目了然的商品信息,將所有競爭對手的商品及定價表格化,還可依照競爭對手類型做分類,同時附上「利潤計算器」,從而實時算出最佳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