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圈,有這么幾種休假制度:雙休、1.5休、大小周、單休。
其中,雙休是“頂配”,是每個跨境人夢寐以求的休假方式,“1.5休”(每周六上半天)和“大小周”是過渡地帶,每月休6天,也不會讓人那么難受,最后的“單休”就是“最低配”,大家都在吐槽休一天根本感覺不到休假的樂趣。
其實從去年開始,跨境圈里每當有較大的跨境公司宣布實行“雙休”時,總會在這個圈子里激起一波漣漪,就比如去年的通拓、、、等公司。
那些沒有雙休待遇的公司,都希望自己的老板也能看到這樣的新聞,讓自己也享受到一把雙休的待遇,很多運營都在吐槽:“人家雙休拿的工資才叫工資,我們大小周單休的那不是工資,是精神損失費”!
很多公司在單休變雙休,但是也有很多的跨境公司“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本一直堅持的“雙休”,直接降級為了“大小周”。
上面這位運營的公司,上周開始由雙休變?yōu)榱舜笮≈埽鋵嵜總€月的工作時間增加了2天(不知道她的4天是怎么算出來的),但是大部分公司的做法是在增加了相應的上班時間后,都會在工資上適當的給與增長補償,畢竟按照現在的運營日平均工資,這兩天也是大幾百塊錢的事情,對于大部分畢業(yè)不久的職場人來說,這幾百塊也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但是這位運營還吐槽了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每周六大家到公司基本上都不干別的,所有部門主管都窩在會議室里,開一整天的會,先是每個人做批評與自我批評,然后是大家一起分析上月的工作心得體會,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張打分表,最后排名最末的那個人會被標注星號,連續(xù)3次被標注星號的員工,會進入公司的“崗位待定區(qū)”,下一步可能就是面臨“被辭退”的命運,這也是他們公司運營大范圍離職的重要原因。
這位運營的遭遇并不是個例,還有比她更悲慘的案例,公司直接由“雙休”改為了"周日單休"。
的確,在跨境圈雙休之風愈來愈烈之時,從“雙休”一躍變成“單休”,真的有種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確實讓公司員工很難接受,這么大的休假制度改革,恐怕是會導致一大批運營人員的沖動離職。
上面這位運營人員說:“本身之前自己就打算離開這家公司了,因為公司的薪資發(fā)放非常的不及時,上年度的獎金拖到現在都還沒發(fā),現在雙休變單休成為了壓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下一步就是先催獎金,再離職,不行就勞動仲裁處見”。
也有業(yè)內跳槽經驗比較豐富的亞馬遜運營總結出了幾條經驗:
1、做精品的公司,雙休比較多,做的就很少雙休。
2、品牌大的公司,雙休幾率多于沒有品牌或品牌小的跨境公司。
3、公司規(guī)模大的公司,雙休幾率要多于公司人數少的公司,比如500人規(guī)模公司的雙休率,就遠遠超過100人規(guī)模的公司。
4、處于穩(wěn)定期的公司,雙休幾率要遠遠超過創(chuàng)業(yè)期的跨境公司。
上述總結不一定精確,但是在某些方面還算是說的比較準確,雙休率跟上述幾點確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還有很多公司,在將休假制度改為單休以后,突然而至的“離職潮”讓老板措手不及,然后又不得不改回了曾經的雙休,這可能也是員工”抗爭“勝利的結果吧。只不過這個“勝利果實”只能是“留下的人”和“后來人”才能品嘗的到了。
其實,現在很多公司都建立了完善的周末輪流值班制度,在排好了周六日的輪流值班表以后,公司的店鋪運營在周末完全不會受到影響,也可以讓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心情更加舒暢。
畢竟很多的崗位,并不是工作時間越久,效率就會越高,收益就會越大。
(文章來源 | 公眾號 跨境賣家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