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亞馬遜平臺頻繁出現“封號潮”、庫存限容、價格劇增……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相繼而至,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導致跨境電商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賣家的利潤不斷被擠壓。在這種內卷外脹的形勢之下,不少賣家已經將多平臺布局作為了長期發展的戰略方向。
為了規避風險,增加整體收益,賣家開始由一個平臺轉向多平臺運營。
對于賣家來說,今后重點投入哪個平臺、發力哪些產品和品類才能擁有更多的“確定性”,是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中國賣家在亞馬遜比重下降
根據調研機構Marketplace Pulse的最新數據,中國賣家在亞馬遜所占比重從2020年底的約48%下降到了今年5月的約42%。而在2021年之后,美國賣家在亞馬遜的數量逐步上升,并且在今年重新逼近了50%的份額。
集體逃離亞馬遜?這個平臺賣家數量逆勢暴增180%……
一直以來,中國賣家業務都是亞馬遜第三方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中國賣家的數量占亞馬遜頂級品牌的近一半。例如,2020年的峰值數據為42%,但去年9月已下降到38%。這種變化的一個關鍵原因是亞馬遜對違規賬號進行了打擊。其中,許多中國大賣的店鋪都受到了波及。
根據亞馬遜并購咨詢公司 Flipper聯合創始人JasonLee的說法,中國賣家在亞馬遜平臺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小,背后有許多宏觀經濟力量在起作用。
隨著亞馬遜平臺的規則變得更加嚴格,中國賣家的處境也變得更加困難。
特別是在過去的一年里,一些重大的變化使行業的整體環境變得更加動蕩。一方面,亞馬遜打擊虛假評論的力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國內新冠疫情的反撲,上海和華南等主要城市和港口被封鎖,使得更多中國企業的生產和物流受到影響。
此外,隨著美國通脹率的上升,這使得賣家的銷售額增長變得困難。根據亞馬遜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亞馬遜線上商店(Online Stores)的收入為51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賣家來說,他們的競爭優勢是價格,但如今,隨著各項成本全面上漲,賣家們的盈利變得更加困難,這也使得他們開始由一個平臺轉向多平臺運營。
賣家數量暴增180%
近日,中國大賣母公司天澤信息發布2021年財報及2022年第一季度報。根據財報顯示,亞馬遜仍是其最主要的營收渠道,但是速賣通已經排在了第二位,且占比慢慢向亞馬遜靠攏。
有棵樹的分散經營選擇并非孤例,招商發展負責人王德民曾公開表示,包括在內的多家跨境電商大賣家,已經入駐到速賣通平臺。
還有近日剛剛申報上市的科技,在速賣通上也有不小的布局動作。據其招股書顯示,2021年,綠聯在速賣通上創收約1.13億元,是僅次于亞馬遜的第二大跨境電商平臺。
此外,超級大賣創新近兩年來也在不斷降低對亞馬遜平臺的依賴,低調將重心開始轉向與速賣通。
而對于更多不能投入高昂成本建立獨立站的中小賣家來說,多平臺發展幾乎成了唯一出路,選擇回流到速賣通、?Shop等跨境電商平臺的賣家數量快速增加。
根據速賣通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5月至今,速賣通上活躍新賣家數量環比上個月增長了近180%。新增的活躍賣家中不乏此前被業內稱為“亞馬遜三杰”、“”等在跨境電商行業內具有風向標意義的頭部賣家。
事實上,對速賣通渠道加大投入的,不僅僅是一眾大賣家,同時也不僅僅是受到亞馬遜封號影響的賣家。
一份數據顯示,僅今年1-2月期間,速賣通上廣東賣家的數量同比增長超過370%,浙江賣家的數量同比增長超過365%,其中,被稱為“跨境電商之都”的深圳賣家增長超200%。
中國賣家,路在何方?
價之鏈CEO孫漢山說過一句話:“跨境賣家是B2C的生意,哪里有消費者,哪里就有機會,而不要把眼光只停留在歐美市場。”
不僅是經營更多的電商平臺,開拓不同區域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顯得同樣重要。
在跨境電商行業內流傳著一句話:“拉美或將成為跨境電商最后一個藍海市場。”據外媒援引UBS BB投資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和SHEIN等App在巴西的下載量正在超過Magazine Luiza和Americanas。
有別于中國、歐美和日韓成熟的電子商務生態體系,拉美地區無論是在市場潛力、人口紅利,還是在電商市場增速方面都對全球賣家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當然,除了重視不同的平臺和市場之外,賣家更要重視合規。賣家要在規則的基礎上,找到更好地方法來應對。畢竟平臺制定的規則,而且還會經常變化。
很多賣家在行業的紅利期往往忽略了合規性問題,被平臺規則、行業規則扳倒。實際上,隨著海外政策、規則的不斷收緊,跨境賣家合規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安全和合規性更應該成為賣家們優先考慮的重要因素。
今日互動話題
除了亞馬遜平臺,你還布局其它哪些平臺?除了歐美市場,你還開拓其它哪些市場?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來源:SellerGrowth)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