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圈,老板和員工都有同樣的思考:是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
從老板的角度來看,很多人把“做大做強”當做人生格言,或者孜孜不倦地奔跑在IPO路上;也有很多賣家貫徹“人均產值最大化”策略,一心一意“小而美”。
?
從員工的角度看,大公司和小公司自然各自都有諸多擁護者,認為大公司更香的理由通常是大公司工資高,福利好,安穩(wěn)有保障;喜歡小公司的則覺得大公司只有KPI,小公司有夢想……
?
大公司香還是小公司香?
?
月利潤200萬的跨境公司“虧”于擴張,小公司更香?
?
在通貨膨脹、經(jīng)濟衰退等影響下,近兩年整個跨境電商叫苦不迭,唱衰的聲音越來越多,賣家選擇擴張背后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更大了!
?
前段時間一則賣家事例引起賣家廣泛討論,再次把公司是否要擴張這個問題推向話題中心。
微博博主“外貿大隊長”表示,其認識的一位亞馬遜賣家,原本整個團隊不到5人,但是每月利潤可以達到200多萬,這個成績可以說吊打一大片賣家。
?
當公司發(fā)展蒸蒸日上時,很多賣家的第一選擇就是擴大銷售規(guī)模,以求“更上一層樓”,這位亞馬遜賣家也不例外,不光換了更大的江景辦公室,團隊人數(shù)還擴充到了20多人!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公司擴張后日子并沒有想象中的滋潤,形勢反而急轉直下,公司售賣最好的那幾條鏈接,被某位大賣圍追堵截,利潤直線下滑。
?
干了一年后發(fā)現(xiàn),原本每月能賺200萬,現(xiàn)在不光沒賺錢,還虧錢了。
?
?
對此事例,業(yè)內人士的主要討論點就是公司要不要選擇擴張?
?
隊長認為,除了阿米巴這種拆分成一個個小團體自負盈虧的跨境公司,大部分公司并不能以人數(shù)來衡量業(yè)績,而是要奉行人少而精的策略。
?
有時候,公司里可能沒有某個人,甚至沒有某個崗位都能正常運行,有可能還會運行得更好。“哪怕辦公室在甲級寫字樓,每個月租金雖然貴,但是這些支出都是小頭,公司運營成本的真正大頭是員工工資,再加上20多人的社保、福利等開銷,每月成本真的不低。”
?
因此,沒有太多錢的初創(chuàng)公司想招兵買馬時,一定要做好精兵強將的打算,不要學大公司搞儲備人才這一套。
?
多人認可這種觀點,跨境電商公司還是得走精細化運營路線,小而精反而活得更好。尤其是中小賣家,要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很多公司就是死在了擴張路上,沒有對現(xiàn)狀和未來作出正確判斷盲目擴張,除了會讓成本飆升,也會面臨更高難度的管理挑戰(zhàn)。
?
一位賣家現(xiàn)身說法稱,前兩年一直斗志滿滿地想要把公司做大,親身經(jīng)歷過后才意識到擴張之路非常難走,其中涉及到人才培訓、品線規(guī)劃、財務、管理等各個方面,每個點都很復雜。
?
要么小而美,要么大而不倒。雖然近兩年更多賣家倡導“收縮戰(zhàn)線”,但是這也是分條件的。低效內卷或者低價互抄的公司,擴張沒有意義只有風險。如果是高科技公司,有門檻,專利、技術優(yōu)勢,行業(yè)紅利和資源傾斜,即使不想擴張也會被市場推著走,只是這樣的公司太少了。
?
總結來看,公司對核心競爭力有自信的可以繼續(xù)考慮擴張,而對未來信心不足的不要急于擴張,先穩(wěn)定并做強基本盤,一定要保障現(xiàn)金流健康,保證毛利,保證核心競爭力。
?
打工人的苦惱:大公司只能當螺絲釘,小公司需要技能滿點?
?
跨境老板有擴張還是不擴張的煩惱,跨境打工人同樣有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的選擇困難癥。
?
一般春節(jié)過后是離職高發(fā)期,其中不乏很多要出走小公司的運營。
?
“公司沒資源,體系不完善,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領一份運營的工資,卻還要做開發(fā)、運營、采購、美工等其他各種工作。”某打算離職的亞馬遜運營表示,公司規(guī)模不大,所在的部門更是沒有幾個人,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每天都要干各種雜活,然而工資并不高,且公司完全沒有發(fā)展前途。
?
另一位運營也有同樣遭遇,小公司會把一個人利用到極致,忙得時候還要去工廠幫忙打包貨物,基本參與了跨境電商運營的各個流程,雖然分工不明確,但是一路下來可以收獲很多東西,對綜合能力提升非常有幫助。可惜很多時候又感覺很憋屈,當自己把賬號做起來之后,老板就開始壓縮提成,很明顯地感覺到發(fā)展已到天花板,于是選擇辭職。
?
此外,在制定年初計劃時,不少運營反饋公司制定的銷售目標非常高,比如只有1000的庫存還要求賣出5000庫存的業(yè)績,然而并沒有成熟的體系和規(guī)范,也沒有足夠多的資金和資源。
?
這時候,小公司的打工人往往向往更大一些的公司,大公司的工作是什么樣的?
?
一位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的運營表示,大公司給的底薪會低一點,但是可以接手現(xiàn)成的店鋪,大公司也有資源可以依賴,整體框架、運營推廣等各方面確實更完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單個環(huán)節(jié)有單個環(huán)節(jié)的人負責,這樣可以接觸的東西就比較少一點,而且很難積累資源,即使如此,不打算單干的他,還是更喜歡大公司的穩(wěn)定。
?
也有很多打工人在大公司的體驗并不怎么好,有運營表示曾在幾千人的公司待過,100萬的毛利只發(fā)2萬的提成;還有運營稱某大公司加班非常嚴重,暴力裁員后還極力克扣員工工資……
?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不要用“固化思維”看待大小公司,認為所有大公司都更加穩(wěn)定,所有小公司都沒有發(fā)展前途,很多時候考慮公司規(guī)模沒有太大意義,主要還是看公司的運營模式和自有資源,以及企業(yè)文化和自身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