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iKala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隨著網絡科技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通過社交媒體進行購物。尤其是在疫情時期,人們的消費習慣受到影響,不得不發生改變,因此也推動了東南亞社交電子商務的發展。
相較去年同期,2020年前6個月社交電子商務訂單數量翻番,GMV增長超過3倍。
此項報告中,重點強調了以產品為主的直播或視頻大幅增加,份額增長至67%,增長率為54%。
新加坡和泰國的大量消費者愿意將時間花費在社交電商方面,會選擇通過直播進行購物。同樣是東南亞地區的越南和菲律賓,消費者群體則會在一周內進行二次消費。
東南亞人口數量眾多,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群為主。以印尼為例,印尼是全球年輕人口占比最高的市場之一,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年齡均小于30歲。
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有超過70%的電商流量均來自移動端,其中印尼市場有87%的電商流量來自移動端。
社交電商已逐漸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在東南亞地區迅速崛起。截止2019年底,東南亞互聯網用戶已達到3.5億人,有90%的人知道如何使用互聯網,這一趨勢為電商市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于社交電商,85%的消費者均表示這樣的購物方式方便而輕松,84%的消費者表示會將這一購物習慣持續下去。
曾有一項針對消費者的調查,結果顯示,近60%的受訪者在購物時受社交媒體的影響幾率達四分之一;96%的受訪者表示,在購物之前會先訪問社交媒體網站,以尋找購物靈感。
95%的電子商務賣家認為,未來五年內社交媒體的影響仍將逐漸增強,產生更大的推動力,市場一片大好。
但社交電商的發展的道路也并非是暢通無阻的,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分別是消費者的不信任、怕欺詐、不熟悉。
iKaka首席執行官Sega Cheng表示,為了保證社交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社交媒體必須增長新功能。對零售商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但前提是找到互動的方法,完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這樣才能在此行業中拔得頭籌。
東南亞地區各國的零售商均有所行動,新加坡的大部分零售商采用智能聊天機器人創建訂單,越南及菲律賓更加習慣通過工具進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