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消息,近期印度相關部門舉行了內部會議,在電子商務領域做了探討,準備進一步限制外國人對于印度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
?
18年首度出擊限制外資電商在印擴張
?
早在2018年,政府就發布了一條規定,禁止外國電子商務公司向其擁有股權的賣方提供產品,印度僅允許外國電子商務參與者作為連接買賣雙方的市場來運作,它禁止他們持有商品庫存并直接在其平臺上出售商品。
?
這一規定對亞馬遜印度以及外資控股(沃爾瑪控股)的Flipkart產生了重大影響,兩家公司不得不重新調整業務結構,以規避該規定。
?
印度政府再度出手,平臺賣家或受波及
?
據印度投資促進機構Invest India估計,到2026年,印度的電子商務零售市場將從2019年的300億美元增長到每年2000億美元,而本土零售商則認為外國電商公司惡性競爭,利用大幅折扣與低價實現快速增長,威脅本土實體經濟。
?
為進一步規范市場,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印度政府有意再度出手,進一步細化18年發布的規定,對亞馬遜印度、Flipkart等電商巨頭做出更多限制,印度商業和工業部發言人Yogesh Baweja也已向路透社證實,相關變化將通過“新聞稿”宣布。
?
根據現有規則,賣家可以從電子商務實體的批發商或其他部門自由購買最多25%的庫存,然后在電子商務網站上出售,而據路透社消息,印度政府正在考慮的改變中,包括禁止賣家從電子商務實體或其集團公司購買商品,然后在電商平臺上進行在線銷售。
?
該政策針對的正是亞馬遜印度和Flipkart兩大巨頭,這也是當前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經營的主要平臺,若上述規定施行,中國跨境賣家將深受影響,必須重新尋找新的備貨渠道,并作出其他一系列相應改變。
?
無論政策如何變化,印度政府的本質目的是為了規范市場,促進本土實體經濟與電商經濟的良性競爭與共同發展,因此政府發布的政策也會綜合考量各方因素,并給予企業、賣家一定的緩沖時間,現價段,賣家可根據可能出現的改變提前準備,并繼續等待最新消息。